正文复制
20XX年教师读《后现代课程观》有感范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后现代课程观》这本书,有三个阐释的焦点:范式变革;后现代特征对课程的隐喻意义;重新解释杜威、皮亚杰和布鲁纳关于教育与课程的著述。始于开放与封闭系统的根本区别,多尔设想了一种后现代课程,与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科学领域的发现与探究结合起来,思考社会学、教育学现象与发展,希望促使人类创造性组织与再组织经验的能力在有效环境之中发挥作用,而他所讲的这种“环境”要在探寻终结的需要与探索的愿望之间保持有益的张力。【更多公文素 材,微信:dadawk01】
这本书以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天文学作为组织框架,将西方思想发展分为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这三个大范式。范式变革既指科学方面的变革,也指人文方面的变革,孕育了“新”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也带来了对新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宇宙论的呼唤。后现代科学中开始发现非对称性的、混沌的、分形的秩序。后现代主义的观察帮助当时的人们重新界定秩序与混沌,看到自然本身是由灵活的秩序所组成的,秩序与混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多尔认为,后现代观点对教育与课程的寓意是深远的,在新的课程概念中将出现一种新的教育秩序,并形成一种新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并产生相互影响,课程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