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
中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中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 篇1 设计思路 本次集体学习活动源于我班当前的主题“我是中国人”下的二级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在这个二级主题中,有一个京剧脸谱的内容,引起了幼儿对京剧的好奇和兴趣。如何顺应幼儿,满足他们的需要呢于是我决定利用京歌开展教学活动。京歌既有京剧的韵味,又有歌曲的风格,与纯正的京剧相比,更易于幼儿理解。于是,我选择了《北京,我们的首都》进行集体教学活动。这首京歌的曲调类似京剧,并配有一些锣鼓经的节奏,有着浓郁的民族风味,歌词浅显易懂,能让幼儿对首都北京及名胜古迹有所了解,并让幼儿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对京腔京韵有进一步的感受和体会。 在活动设计方面,我更多地考虑幼儿的发展,顺应幼儿的需求,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我尝试通过幼儿在欣赏京歌后的自主讨论,让其发现京歌的独特韵味,并能自主尝试将这些特点融入《北京,我们的首都》这首歌曲中,使其更具有京剧的韵味。活动中,教师始终肯定幼儿的发现与尝试,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不给予标准、统一的答案。 活动中,大班幼儿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是独立性的表现。因此在分散探索亮相动作时,能力强的幼儿就有了初步的相互合作表现的愿望,他们合作尝试一个亮相的动作,进一步提升了创造力,动作表现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总之,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萌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活动目标 1.感受京歌的特点,了解“拖腔”“亮相”等京歌特有的表现方式。 2.对京歌的表演方式产生兴趣,在演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北京,我们的首都》。 2.物质准备:电脑、视频,钢琴伴奏、京歌伴奏带,板鼓、钵等。 活动过程 一、唱唱听听:感受京歌的特点 1.幼儿演唱歌曲《北京,我们的首都》。 2.欣赏视频《说唱脸谱》。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很会唱歌的小姐姐,我们仔细听听她演唱的歌曲。” 3.幼儿讨论: “小姐姐唱的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在欣赏视频后自由讨论。) “这是一首带有京剧味道的歌曲,我们可以叫它京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落实第一条教学目标,通过演唱歌曲一欣赏视频一探索发现,让幼儿感受京歌的特点。整个过程体现了幼儿在自主体验与感受中形成对京歌的一些感性认识,了解京歌与普通歌曲的不同之处,为第二环节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说说唱唱:《北京,我们的首都》 1.说说唱唱京歌中的京味儿。 (1)“小姐姐唱京歌的声音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2)“小姐姐唱得好听吗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有可能回答: ◆有点像京剧。 ◆唱的时候有一个拖音。 ◆小姐姐唱歌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 (3)小结:“小姐姐唱的这首歌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而是一首带有京剧味道的歌曲,有点像京剧又有点像歌曲,这样的歌曲我们叫它京歌。” (4)“你们能不能用有力的、洪亮的声音来演唱《北京,我们的首都》,唱出京歌的味儿” ◆幼儿演唱一遍歌曲。 2.感受体验京歌中的拖腔。 (1)幼儿尝试拖长音演唱。 ◆幼儿寻找适合拖音的句子并尝试。 “你们觉得歌曲里哪句话在唱的时候可以把音拖得长一点” ◆师幼拖音比赛。 “老师为什么能把音拖得那么长你们有没有发现我的小秘密” ◆幼儿将拖长音的句子放进歌曲里尝试演唱。 (2)观看视频中京剧演员的拖腔。 “你们的拖音拖得还真长,不过与京剧演员相比还有点差距,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 3.尝试表现京歌中的亮相。 (1)再次欣赏视频《说唱脸谱》。 “小姐姐在唱这首京歌的时候,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幼儿学做亮相的动作。 (根据幼儿的即时反应,集体或个别模仿。) ◆幼儿尝试五官的亮相。 ◆幼儿尝试头部和五官的合作亮相。 让幼儿了解亮相的意思。 “把自己最神气的姿势亮出来给大家看,这就是京剧中的亮相动作。” (3)让幼儿自选喜欢的图片模仿亮相动作。 “京剧演员会表演各种各样的亮相动作。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京剧演员亮相的动作图片,你们可以去看一看,学一学。” (4)幼儿尝试表演。 “谁愿意把模仿的动作做给大家看看” “先别告诉大家,让大家猜猜上来演示的小朋友做的是哪个动作。” (个别表演和集体表演相结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要落实教学的难点。幼儿根据自己在第一环节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在歌唱中唱出京味儿、感受拖腔、模仿亮相等,将感性认识转化为实际体验和尝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基于幼儿的需要,充分给予幼儿发挥的空间;在师幼互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与发现,注重过程性体验,幼儿的唱、演过程比较轻松愉快。】 三、唱唱演演:表演唱《北京,我们的首都》 幼儿尝试改变歌曲后完整演唱。 “孩子们,刚才我们用了好几个办法让歌曲有所变化,第一个办法是用有力的声音来唱,第二个办法是在演唱时加个拖长音(可以在什么地方拖),第三个办法是在演唱时再加上神气的亮相动作(让幼儿自由选择做亮相动作的唱词)。现在我们把三个办法都用到演唱歌曲中,看看这样演唱是不是真的有点像京歌。” (钢琴伴奏,幼儿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落实第二条教学目标“对京歌的表演方式产生兴趣”。教师将歌曲演唱转化为歌曲表演,从而让幼儿加深对京歌的感受和理解,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中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图卡的认识熟悉诗句,并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感知乐曲ABCA的曲式。 3、在活动中体验扮演诗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P1、诗词图卡、水袖、琴槌、黑板、三色粉笔、磁铁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有一天早晨醒来,宝宝把小手从暖暖的被窝里伸了出来,他想知道今天到底有多冷。嗯?怎么一点都不冷?原来是春天到了,所以天也变暖和了。宝宝伸了个大懒腰,开心的念起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情境拼图 师:宝宝刚才念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吗?是谁写的这首诗呢? 帮助幼儿回忆刚学过的《春晓》的题目及诗人名。 出示图卡 师:孟浩然写了这首非常美的诗,宝宝非常聪明,把这首诗画成了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边念诗词依次出示图卡) 师:让我们和宝宝一起来年这首好听的诗! 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三、吟诗扮演 师:小朋友们,《春晓》这首诗里有几句话呢?让我们变成古代的人,穿上长水袖衣服,来吟诗吧!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古人吟诗,并在黑板上依乐句画出四条线。 师:在古代,诗人们写诗的时候都是用毛笔,你们见过毛笔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袖毛笔,现在大家都是小小诗人,都是会写诗的哦! 播放音乐,幼儿模仿诗人写诗,歌曲部分随乐句舞蹈,念白部分用水袖在地上写诗。 四、旋律曲式 师:小朋友们的诗写得太棒了,瞧!唱名泡泡也来了。 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师:唱名泡泡会怎样唱这首好听的歌呢? 教师逐句带唱,并贴上磁铁。 师:唱名泡泡会唱歌,还会跳舞呢!黑板上有三不同颜色的路,唱名泡泡先在哪条路上跳舞呢? 教师画出三种颜色的旋律线条,带领幼儿再次认识不同唱名。 幼儿随老师一起唱出每个乐句的唱名。中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内容、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尝试跟着音乐节奏演唱歌曲。 2.通过加入衬词伴唱,感受学唱歌曲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建筑之歌》伴奏 2.PPT 教学方法和手段: 图谱演唱法、练习法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出歌词内容 1.观看视频,你们看到了哪些大家伙?他们有什么本领? 2.小结:这些都是王老师在建筑工地工地上看到的,工人叔叔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把他们请来了。推土机能把旧墙推倒,挖土机把推下来的这些土挖走,最后由大卡车运走。这个地方平整了,工人叔叔就能在这儿造起一座座的高楼大厦,这是我们的动拆迁工地,老房子要变成新建筑了,它们把这些东西拆了挖走的一个过程。我们今天也来唱唱建筑之歌。 二、学唱歌曲,尝试创编歌词 ①第一步 1.看看图片,猜猜我们要唱是谁的本领? 2.教师范唱.你觉得我这样唱能推倒吗? 3.再次范唱,这次推倒了吗?你听到哗啦啦的声音了吗?一个人的力气总是不够的,愿不愿意帮我加加油? 4.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见过工人叔叔在工地上搬一个很重很重的东西,他们也齐心协力的一起搬,都喊一个劳动号子“嘿”一下,你们会不会。 5.教师清唱,幼儿配合 6.跟伴奏演唱 7.推倒了吗?你听到了什么? 8.起立歌唱 ②第二步 1.这里是唱谁的本领大呢? 2.第一段唱的推倒那座墙就把本领唱出来了,那这一段该怎么唱呢,看这些图片把这段歌词编出来,谁来试试? 3.教师清唱,这次挖掉了吗?听到哗啦啦的声音了吗?挖土机说了,“嘿”已经给推土机用过了,请你们换一个。 4.清唱尝试 5.跟伴奏 6.起立歌唱 7.交换角色歌唱 8.刚才有没有问题?要怎么改正?再次演唱 ③第三步 1.刚才第一段唱的谁的本领大?第二段呢?还有谁的本领没有唱? 2.第一段是推倒那座墙,第二段是挖走那推土,这次不给你们看图片,猜猜大卡车的本领是什么? ④完整歌唱 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了,三段连起来唱,歌曲三段连起来有点复杂的,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三、了解歌曲名称,感受歌曲内涵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建筑之歌,唱的是建筑工地上一些机器的本领,同时你们用嘿哈吼把工人叔叔的力量唱出来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齐心协力的。 四、延伸活动,愿意与父母合唱歌曲 今天回去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唱,爸爸妈妈一开始不会没关系,邀请他们先唱“嘿哈吼”,合作着慢慢也就会了。中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 篇4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感知、想象、感受并有个性的表现及创造。大班孩子对音乐节奏有了一定的基础,喜欢欣赏各种形式的乐曲,并能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敲敲打打,乐在其中。而《森林狂想曲》这首曲子节奏欢快、明显,乐曲以动物音乐为主题,将生动有趣的动物与音乐、节奏有机地结合,深受幼儿的喜爱,所以我把它作为打击乐活动的素材,设计了音乐活动“森林音乐会”。旨在通过认识节目单、多次彩排到正式演出等音乐会的情节,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在欣赏、表演、演奏的过程中理解音乐作品,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与节奏,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会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2.学会看指挥进行乐器的演奏,并能尝试用不同乐器进行合奏。 3.能积极愉快地和同伴交换乐器,体验与同伴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看指挥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难点: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时,能基本掌握好自己的节奏。 活动准备: 音乐《森林狂想曲》选段,图谱,打击乐器(圆舞板、铃鼓、三角铁)。 经验准备:有使用各种乐器的经验,会看一些简单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森林里玩,想去吗?”(播放音乐前奏部分)咦,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鼓励幼儿讲述)噢,今天森林里要举行音乐会,小动物它们都来参加这个音乐会了,我们来听听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师幼共同欣赏一遍音乐) (2)分析图谱,初步掌握节奏型。 师:“你们猜了那么多,那么到底哪些动物来参加音乐会了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节目单吧!” ①第一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小青蛙,它为我们带来的是唱歌的节目,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谁能看着图来拍出它的节奏。师指图引导幼儿拍出小青蛙唱歌的节奏。 ②第二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小鸭子,它为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节目呢?(跳舞)我们一起来试试小鸭子跳舞的节奏。 ③第三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孔雀,孔雀要表演什么?(开屏)你们能不能学学孔雀是怎么开屏的?前面一部分我们做孔雀开屏的动作,小羽毛这我们做拍手的动作,一起来试试。 ④根据图谱,连贯的拍打三种节奏。 (3)初次尝试听音乐完整的拍打节奏。 师:接下来有一个新任务,演出就要开始了,演员们要先进行彩排。这次的彩排任务是:听着音乐,看指挥,拍拍手,开屏的地方我们就做开屏的动作。 ①幼儿第一次进行看指挥,完整拍打节奏,并发现结尾部分节奏的不同。 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音乐结束部分有什么不同?(有青蛙的叫声)那代表音乐结束了,看老师指挥的手势,我们再来试一试,把结束的音乐表示准确,看看这次你们能不能做好。 ②幼儿第二次进行看指挥完整拍打节奏,要求幼儿把结束部分拍准。 2.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师:为了让今天的演出更加的精彩,老师今天带来了小乐器,看看有什么?(出示乐器) (1)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乐器,初次尝试用乐器演奏。 (2)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师:“‘森林音乐会’的序幕拉开了,现在我宣布‘森林音乐会’正式开始!” 幼儿看指挥,听音乐,运用乐器进行完整合奏。 (3)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3.感受快乐,结束活动 师:“今天的演奏到此结束,恭喜你们,演出成功!大家都非常开心!谢谢小演奏家们,现在森林音乐舞会开始啦,我们一起去跳舞吧。”(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舞蹈)中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__× ︱ __×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 丫 丫迎 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 丫丫欢迎 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 ∩ ⊙ ⊙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更多公文素材,微信:dada w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