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良知铸造忠诚责任书写辉煌演讲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事业,神圣而伟大,光荣而崇高,艰苦而细致,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他们的良知和责任是搞好工作的基石,良知和责任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就像车之两轮一样不可或缺,抑或孪生兄妹一样须臾不能分开。人民教师具备了良知和责任,就会忠诚自己选择的心仪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三尺讲台心驰神往,情有独钟,不为外部世界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所诱惑,不被纷繁复杂的尘世喧嚣所打扰,能够气定神闲、一如既往挚爱自己投身的教育事业,并且乐此不疲享受她带给自己的快乐。如果把教师比作船工的话,良知是畅游知识海洋渡船的风帆,责任是渡船的船桨,只有船工顺风扬帆,奋力划桨,才能把学生一个个送到知识的彼岸。良知铸造忠诚,责任书写辉煌,让我们人民教师携手良知,为教育事业任劳任怨,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在心灵的天平上担当责任,恪尽职责,无私坚守,用花繁果硕、桃李芬芳打造辉煌。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 只有在良知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良知和责任的关系,力透纸背,具有教育和启迪的作用,意味深长,发人深省。2000多年前我国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纲常崩溃的时代,他想从政,施展自己的抱负,屡次碰壁,愿望落空。在外漂泊十四年,年近七十的孔子带着弟子回到老家,看见满屋的书卷埋在厚厚的灰尘里,孔子的良知指明了他人生的方向,他幽默又自嘲地说:功名成不了,还可以成仁,我的工作、我的责任不就在这里吗?于是他心无旁骛、皓首穷经、专心致志编纂儒家经典着作,编删《书》《诗》,考证《礼》《乐》,阐发《易》理,制作《春秋》。正是由于孔子在良知的牵引、责任的驱使下,我们中华民族才有丰富的精神食粮的滋润和濡养,才不至于成为饥肠辘辘的文化赤贫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积极入世,勇于当担,心怀天下,一直以来为知识分子所遵循,成为他们行立天下的不二法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用良知和责任孕育出来丰厚的精神遗产,自古至今温暖着我们的心灵。20世纪初期,旧中国积贫积弱,国民愚昧麻木,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受匿名信和幻灯片事件刺激,深感弱国弱民的辛酸,愤然弃医从文,以文字唤醒人们的灵魂。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每当夜间偷懒时,瞥见墙上的肖像,忽又良心发现,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以他的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赤胆忠心,针贬时弊,直陈流俗,体现了公民 国家兴忘,匹夫有责 责任担当。一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成员有良知和责任,家庭就亲密融洽,幸福和睦;一个集体,如果每个个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体就齐心协力,发展势头不可限量;同样一个国家每个公民都凝心聚力,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那么民富国强、繁荣昌盛指日可待。良知和责任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不可小觑。
有人说,教师职业是平淡的,没有迎来送往的热闹,没有饭局上的觥筹交错的喧哗,没有不绝于耳的阿谀之词;有人说,教师职业是清贫的,没有生意场上攫取真金白银的惊喜,没有娱乐场上笙歌燕舞的留连,没有巨商富贾的一掷千金豪爽和摆阔;有人说,教师职业是琐屑的,手头上有的是忙不完的事,案头上有的是批发不完的作业,家庭里有的是事务缠身。其实,我要说,教师职业是平凡美丽,琐碎充实,丰厚充盈的,她以渊博的知识传授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良的人格影响人,教师只有用良知作路标,用责任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才硕果盈枝,收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