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学习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讲话
比学赶超 争当头雁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全市学习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比学赶超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市人大常委会X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郑荣胜(2020年11月6日,根据录音整理) “比学赶超”实际上来自于职工群众的实践,原来叫“比学赶帮超”,是工会系统的“传家宝”。周江勇书记来到杭州以后,提出了“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通过“比学赶超”现场会的形式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工会系统开展“比学赶超”活动,也是以市委为标杆,贯彻落实市委的要求。 今天的主题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上午是10个产业工会,下午是14个区、县(市)总工会,都做了很好的汇报和交流。与其说是汇报交流得好,不如说是大家工作做得好。好在哪里,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体现了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共产X最讲认真。只要我们认真,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我们认真,一定能够干好工会的各项工作。 二是体现了守时。我们规定6分钟,是让大家养成一个守时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养成一个定了的事就要按照规矩办的好习惯,这就叫做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也体现了公平公正。我们一定要有规矩意识、守时意识、公平公正意识。
三是体现了创新。无论是用的形式交流,还是用的形式测评,都体现了形式上的创新,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创新。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创新,所以我们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为内容的创新而服务的。 四是体现了带头。让24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来讲,就体现了领导的带头作用。作为主要领导,首先要了解情况,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占了这个位置,就要负起责任,所以必须让主要负责人来讲。 五是体现了氛围。我们要造浓深化新时代杭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氛围,造浓“比学赶超”的氛围,造浓创新创业干事的氛围。 下面,我再讲三层意思。 一、为什么要开展“比学赶超”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有它的起因和考量,为什么要开展“比学赶超”,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1、互学互鉴做交流。今天,市总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24家单位来交流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打算和安排,包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一个X委政府的领导下,同一个全总、省总和市总的领导下,为什么彼此之间有差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杭州不需要理由,需要大家寻找自身的差距。所以,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相互之间做一些交流,既看到自己的短处又看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寻找不足溯源头。我们要寻找新时代杭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原因。就市总工会来说,我认为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的。一是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谋划不够主动、不够深刻。从市总工会的角度或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在主动谋划上做得还不够。实际上,这件事无论是总书记,还是中央、国务院、各级X委以及上级工会都高度重视,下发了很多文件,提出了很多要求,召开了若干个现场推进会。而作为杭州市总工会,在主动谋划和思考方面可能做得还不够。二是对上级X委以及工会系统的很多要求,落实还不够有力。三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同工会正在开展的工作的结合度还不够紧密。实际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涉及到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而我们往往不能自觉地把正在做的事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像“926工匠日”系列活动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就是异曲同工的,内容是高度吻合的,但是这两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926工匠日”大家耳熟能详,但实际上“926工匠日”所推进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在结合度上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四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广大职工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原因在于我们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宣传力度不够,职工的知晓度也不够,我们要查找自身的原因。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发挥,要靠各级工会组织在X的领导下加以推进,而我们恰恰在宣传、发动、教育、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五是对于现有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的推广不够及时。萧山、余杭总工会作为省级试点单位,包括刚才各个区、县(市)总工会都在介绍中提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怎样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归纳、提炼和推广,从市总工会的角度来说,做得还不够到位。六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劲头还不够充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更多地要眼睛向下,在推进改革的克难攻坚的过程中,我们所投入的精力、我们所散发的工作激情,还是有差异的,还不够充沛。我经常讲,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我们召开推进会也好,交流会也好,“比学赶超”也好,都是为了查找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最后痛改前非来加以改进。 3、学习文件再深化。我们要以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中央、省委、市委以及上级工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的精神进一步吃透,真正体现我们学好文件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