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5月3日上午9点许,一则“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对涉嫌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人员马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新闻,一度成为网络围观和猜测的热点。这不仅因为新闻中涵盖了满足人们好奇心理的“国家安全”“网络谍战”等新奇性、趣味性元素,还因为这条简短的新闻中使用了“杭州”“网络”“马某”等具有可能引起联想指向性的标签,使这条简短新闻的新奇性、显著性大增。也因为这些标签和杭州一位知名网络人物的巧妙“耦合”,使一些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出现短时间大幅下跌。
众多媒体转载了这一新闻,很多新闻资讯客户端,做了push,其中提及“马某某”处皆为“马某”。
尽管事发不久后,相关跟进报道的媒体澄清了新闻中的“马某”并非大众联想中的“马某”而是“马某某”,首发媒体也更新了报道,但是,新闻引发的舆论猜测、股市震荡,以及对在新闻报道中“躺枪”人员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不是简单修改一个字能够挽回的。这使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一个看似简单的新闻“失误”的职业伦理问题。
1、专业精神和服务是职业伦理的重要方面
职业伦理不仅仅体现在职业规范、道德条款上,也体现在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上。具备专业素养,具有专业精神,体现专业能力,是做好任何一个职业的基础,也是职业伦理要求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