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TOC \o "1-1" \u }{ PA}{EREF _Toc22907 \h }
(2021年11月02日第05版):解决好新能源汽车补能问题{ PA}{EREF _Toc19726 \h }
(2021年11月03日第05版):“羲和”探日,彰显科技自立自强{ PA}{EREF _Toc1646 \h }
(2021年11月04日第05版):规范账号运营营造清朗空间{ PA}{EREF _Toc23546 \h }
(2021年11月04日第05版):因势利导管好长期处方{ PA}{EREF _Toc23683 \h }
(2021年11月05日第10版):持续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 PA}{EREF _Toc1233 \h }
(2021年11月08日第15版):合力护牢“看病钱”{ PA}{EREF _Toc17879 \h }
(2021年11月10日第12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激发内需潜力{ PA}{EREF _Toc28129 \h }
(2021年11月11日第05版):休闲农业打开乡村振兴新空间{ PA}{EREF _Toc10658 \h }
(2021年11月12日第05版):让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 PA}{EREF _Toc15157 \h }
(2021年11月12日第05版):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PA}{EREF _Toc22180 \h }
(2021年11月15日第05版):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 PA}{EREF _Toc30671 \h }
(2021年11月16日第05版):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PA}{EREF _Toc19994 \h }
(2021年11月16日第05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PA}{EREF _Toc8522 \h }
(2021年11月17日第10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PA}{EREF _Toc23348 \h }
(2021年11月17日第10版):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榜样力量{ PA}{EREF _Toc12789 \h }
(2021年11月18日第05版):在更高起点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PA}{EREF _Toc870 \h }
(2021年11月19日第05版):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 PA}{EREF _Toc9323 \h }
(2021年11月22日第05版):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 PA}{EREF _Toc32261 \h }
(2021年11月22日第05版):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不断迈进{ PA}{EREF _Toc1322 \h }
(2021年11月23日第05版):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PA}{EREF _Toc5650 \h }
(2021年11月24日第05版):对外投资彰显开放决心{ PA}{EREF _Toc2498 \h }
(2021年11月25日第05版):“农把式”评职称助推乡村振兴{ PA}{EREF _Toc12070 \h }
(2021年11月26日第05版):让更多劳务品牌茁壮成长{ PA}{EREF _Toc8845 \h }
(2021年11月29日第05版):让更多“小巨人”撑起“大创新”{ PA}{EREF _Toc11984 \h }
(2021年11月30日第05版):释放政策红利共护绿水青山{ PA}{EREF _Toc25359 \h }


(2021年11月01日第05版):筑牢防诈反诈的坚实堤坝
随着网络社交、在线购物等不断发展,在虚拟空间产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日益变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已成为当前发案最高、造成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需要。
10月11日至17日是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其间一则消息令人振奋:今年6月至8月,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下降,自去年10月以来,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犯罪“断卡”行动的成效正在逐渐显现。同时,全国人大正在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立法工作,意味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将有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所谓“打蛇打七寸”,“断卡”就打在了犯罪的“七寸”上。犯罪分子利用非法收贩来的电话卡、银行卡进行收取、转移赃款,逃避公安机关追查,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原因。如今随着“断卡”行动深入推进,犯罪团伙作案成本大幅提升,电信诈骗活动受到遏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已进入深水区。从对现行案件快速侦破,到斩断上下游黑灰产的技术链、网络链、资金链,一系列越来越深入的治理组合拳表明,今天的反诈早已不再拘泥于就案办案,已经迈向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从根源上铲除犯罪土壤。
个人信息保护成效直接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看到,不同于过去广撒网、随机式的诈骗手法,当前欺骗性、迷惑性更强的精准诈骗日趋活跃,而个人信息泄露则是背后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推手。无论是201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还是今年以来诸如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的陆续出台,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受到全社会高度肯定。从转变治理思路,强化行业相关行为的监管,到强化法治保障,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环节,实践证明,为人民群众织密个人信息的安全网才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