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课
促进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X的民族政策,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可以从中深深体会到,民族团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X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 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早在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就已经共同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两千多年来,尽管有分裂、有纷争,但是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最高利益。比如,汉朝经营西域、开发岭南,唐代边疆地区“一半胡风似汉家”,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设总制院统辖西藏,清代乾隆皇帝在承德兴建庙宇接待班禅、欢迎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这些史实反映出各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都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最高ZZ目标,都为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拥有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各民族共同开创、共同守卫的。几千年
来,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磨难压垮过,而是自强不息、愈挫愈勇,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体,其奥秘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