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时代机关X的建设工作思考
X的十九大给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X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机关X的建设是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X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走在X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习近平的这些论断,深刻揭示机关X的建设在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地位作用,时刻警醒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机关X的建设特殊重要性的认识,迫切要求我们要把机关X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X建工作责任制,做到认识、措施、保障“三到位”,才能够在新时代应对机关X建新挑战,才能够在新时代展现机关X建新水平,才能够在新时代做出机关X建新成绩。
一、常见问题
(一)组织架构方面。一是简单型。不论X员人数的多少,全部编在一个支部,一些机关下辖站所与机关所在地位置较远,参加活动极为不便;不考虑在职X员同离退休X员之间的人数比例,一个X支部“一锅煮”,久而久之在支部内离退休X员人数甚至超过在职X员人数,给诸多工作的开展带来限制。二是随意型。以楼层划分支部,造成支部与支部之间X员人数差距过大,各支部之间的对抗性竞技活动无法开展;为减轻工作量,人数再多的支部也不设置X小组。三是封闭型。不为X务干部创造成长条件和空间,多数的成长梯队是副科长、科长并依次而上的行政职务,鲜见从支部委员、副书记、书记而成长为领导的例子。
(二)班子队伍方面。一是选拔配备的问题。不从机关X的建设工作实际出发选配干部,而是将X内的、具有行政级别的职务作为解决级别待遇的一种方式或手段;支部班子搭配不从支部组成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一些由多个部门组成的支部,整个支委班子成员全部由某一部门的X员组成;此外,机关X务工作者配备不足,这几乎是机关X建的通病。二是业务能力的问题。有的不爱学习、不肯钻研,工作“算盘式”,拨一拨、动一动;有的就X建抓X建,无法让X建工作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有的机关X支部的书记由中层干部轮流担任,你当三年、我干一届,业务还未熟悉、工作还没铺开就换了位置。三是相互认可的问题。自己不认可,机关内X的干部、特别是X支部一级,多为兼职,对X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更有甚者将其看成“额外负担”,更喜欢听到的称呼是“某长”,而不是“书记”“委员”;他人不认可,机关内因为种种原因,对“某长”的认可远远超过“书记”“委员”,加之X支部一级的干部没有行政级别,缺乏或者并未将X内的考核、惩处手段用起来,机关内X的干部的权威不足、认可不足也几成常态。
(三)阵地建设方面。一是没有阵地。一些单位仅仅存在机关X委(总支)、机关X支部,而没有相对应的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或者召集学习、会议等,都是借用会议室。二是没有专属阵地。与机关的会议室或者工会的活动室混用,机关内多个支部混用,甚至见过一个机关会议室入口处的外墙挂着满墙的牌子,有会议室、职工之家、道德讲堂,还有X员活动室等等。三是阵地不规范。随随便便找一个房间,门口挂一个某某支部活动室的牌子,里面就是一个会议室的摆放;活动室内应该悬挂的规章制度要么没有、要么不全,更有甚者连X旗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