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国高校思想ZZ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ZZ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课程是教育之基,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素养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生动的爱国实践,是当前深化会计课程改革教学的必然选择。
一、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正逐步得到重视。广大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已初见成效,取得了可复制的建设性成果。但由于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多、难度大且实践性较强,导致思政培育渗透性不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薄弱点。
1.高校会计思政培育平台搭建不牢。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思政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相互隔绝,认为学生的思想ZZ教育应由思政教师承担,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才是专任教师的任务,致使学科教学功能异化,出现了“孤岛效应”。另外,目前高校对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并未进行专门立项,导致思政嵌入高校会计专业课程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指导以及资金支持,会计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专业知识传授上,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投入还不够。
2.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不全。尽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实际培育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原因在于,其一,高校未对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应如何实施进行具体指导,也没有对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其二,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并未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等层面给出明确意见,对教学的具体内容、知识点剖析、教学手段、场景设计等细节层面的要求更是寥寥无几。其三,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繁多且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缺乏系统思考,往往东拼西凑、生搬硬套,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微乎其微,直接阻碍了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