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耕地细碎化的评价、效应及整治研究(3篇)
耕地细碎化的评价、效应及整治研究1
耕地细碎化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如城市化、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等因素导致农业用地分割失衡,未能形成规模效益,而出现散布分散、土地被征用、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现象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愈加复杂,耕地细碎化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而且还岌岌可危地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如何评价耕地细碎化,探讨其产生的效应及整治的有效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耕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了农业资源利用的效益:由于土地被细碎化,导致了灌溉设施、道路等配套设施下降,上下游建立的农业产业链断裂,使得最终的农产品生产的成本上升,利润降低;
二、增加了农业劳动力投入的成本:耕地细碎化使得农户的土地数量减少,单一土地面积过小,导致了农民们的生产条件恶劣,加大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这无疑会影响到粮食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三、土地质量下降:细碎化的土地规模,导致垦荒条件下的耕地不断增加,而荒地中的人工种植、养殖等农民活动对土地的扰动导致了更加严重的气候变化等环境效应,形成了一些然后对土地质量的破坏,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安全与质量;
四、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作为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任何时候都面临的重大问题。耕地细碎化的出现给粮食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