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浅谈X委议战议训的组织与实施
新颁布的《中国共产X军队委员会(支部)工作规定》,将议战议训列为团级以上X委和基层X委一项重要制度,进一步凸显议战议训在各级X委工作中的地位和分量。随着打仗型X委建设纵深推进,议战议训在旅团级单位普遍得到贯彻落实。制度执行虽然没有踩空,但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迫切需要加深对议战议训特点规律的研究认识,推动议战议训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一、切实找准议战议训质量效益不高的症结。议战议训,核心在“议”。从词义上看,“议”是讨论、议论的意思。因此,议战议训要围绕“议”展开,就离不开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实践中,议战议训往往容易在“议”上出问题。一是跑出议的轨道。议题定的是议战议训,而实际上却是传达学习训练领域文件或通报,讲评部署训练工作,甚至把训练中安全工作和ZZ工作等也纳入进去增加体量,却全程找不到分析的“影子”,把议战议训会开成了行政例会。二是偏离议的主题。议题只笼统明确议战议训,却不清楚究竟议什么、着眼解决什么问题,没有明确靶向和具体范围,致使委员发言海阔天空、枝节丛生、冗杂多样,内容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最终也形不成有机整体。三是忽视议的归拢。正副书记对委员的发言缺乏适时引导,对完全相左的发言“只听不导”;与会委员缺乏适时的“针锋相对”,致使会议中大家的发言不断跑偏,最终无法收拢。主持人受能力水平限制,无法从宏观上提领内容,导致议的结果缺思想少灵魂。不难看出,议战议训质量效益不高,除了X委工作“十六字方针”坚持不好和X委会工作方法运用不当,就是对“议”的内涵要义缺乏深刻理解,必须紧紧盯住“议”字做文章,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努力把握组织实施议战议训的基本遵循。《中国共产X军队委员会(支部)工作规定》明确,团级以上X委议战议训,“应当坚持专题议和经常议相结合,重点分析作战战备和训练形势,研究解决影响战备训练的重大问题”;基层X委议战议训,“重点研究解决作战战备、军事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矛盾问题”。这两条规定明确了议战议训的基本方式和主要内容,为我们组织实施议战议训标定了逻辑起点。从条文对比中不难发现,团级以上X委比基层X委的要求更高。专题议和经常议,虽然组织实施的时机不同,但基本要求大同小异,我们可以把“团级以上X委组织实施专题议”作为研究对象,把握组织实施议战议训的基本遵循。一是把握总与分的关系。议战议训其中一块主要内容是“分析作战战备和训练形势”。对于分析形势这样的议题,如果从总分角度切入,就能做到点面兼顾、重点突出、深浅结合。一方面,可以确定一个“总议题”,从“总”的角度把整体形势分析透彻,形成“总形势”,确保议得全;另一方面,各个时间段遇到的突出矛盾问题并不相同,形势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可以从“分”的角度,确定一些“分议题”,对一些需要展开的局部深入研究剖析,形成“分形势”,确保议得深。二是把握虚与实的关系。无论是分析作战战备和训练形势,还是研究解决影响战备训练的重大问题,都应该力避空泛空洞。一方面,委员发言要见人见事、有血有肉,注重通过数据和案例支撑发言,多一些对比分析、因果分析和定量分析,尽可能少说一些主观判断和模棱两可的话;另一方面,委员发言还要有归纳、有判断,不能把议训会开成“举证会”,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倾向,不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人去猜。三是把握议与决的关系。议战议训和X委研究决定其它大项工作一样,要防止议而不决、议而无决。一方面,要防止“议到哪里算哪里”,委员轮流发言“一气呵成”、正副书记正襟危坐“一听到底”,议的途中和最后都没有归纳提炼,最后把大家散落的发言合在一起作为“议”的结果;另一方面,要防止议不起来,委员畅所欲言不够,把会前准备好的“决”作为最终的“决”,使会议流于形式,失去“议”的价值。
三、不断优化组织实施议战议训的基本模式。实践中,议战议训如何组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时移则势易,势易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组织实施议战议训确实应该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决不能用一个僵化死板、一层不变的模式套住所有情形。但万变不离其中,对照议战议训的基本要求和特点规律,大体应建立三种基本模式。一是主发言支撑式。特别是“分析形势”这样的综合性议题,采取“指定主发言人”的方式,效果往往较好。这种议题涉及到较多文字表述,实际上是多个议题的综合体,如果会前没有形成材料、没有经过充分征求意见,会上“你一言我一语”,最后主持人想归纳都归纳不了。在内容上,主发言一定要紧扣会议议题展开,决不能跑偏。在人选上,主发言人除了书记,也可以根据会议内容安排副书记或者分管训练的领导和参谋长。如果主发言人不是书记,那么最后书记还要把主发言内容再“拎一下”,并有机统一地形成到会议决议中。与会人员要仅仅围绕主发言内容展开讨论、进行补充,要点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自搞一套、体外循环。二是分散化聚智式。这种形式特别是适合研究某个具体事情的单一型议题,比如团级以上X委“研究解决影响战备训练的重大问题”、基层X委“研究解决作战战备、军事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矛盾问题”。这种议题往往比较单一,不像“分析训练形势”那样综合度高,可以把职能部门提出的经过充分酝酿的初步方案直接拿上会接受讨论,让职能部门先介绍情况和动因,让与会委员充分发表见解、提出质疑,再让职能部门一一作答,最后正副书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和归纳汇总,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三是正反向辩驳式。正所谓“理不辨不明”,这种模式适合于两种以上方案都可行但还举旗不定、优中选优或者在判断某个领域训练形势中争议较大、意见相左等情形。会议中,可以把两种以上主要观点都亮出来,让正反方各安排一名主发言人陈述观点,而后引导与会委员深入讨论、相互“对垒”,逐步让正确的一方成为主流意见、被集体接受。综上,三种方式虽然适用情形和领域各不相同,但并非完全割裂、不可逾越,而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实际在组织议战议训中,往往主发言支撑式通用性最强、用的也最多,分散型聚智式和正反向辩驳式都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灵活组合、穿插运用于某些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