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大兴调查研究,提高D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开展调查研究如同答一份试卷,广大D员干部要做到看题预判、分析答题、成果检验,从群众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谨防“泛泛答题”,切实推动调查行之有效,成为推进工作的有力支撑。
坚持“谋”在“调”前,学会“看题预判”,谨防发现问题“避重就轻”。《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正如考试动笔答题前需要拟好草稿一般,调查研究也要首先了解目标导向,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了解情况。调研实情摸底得准不准确,直接关系到后续决策的部署,一旦在调研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便会导致无法融入到群众中,不容易听不到真话,也就无法达到调研预期的效果。广大D员干部要在调研前对调研主体有一个“初步认识”,以“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敏锐性,制定调查研究方案,通过实地观察、联系群众掌握本质和规律,充分掌握被调研地区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所调研的目标制定出符合当地民情的调研方案,真正做到“谋定”在前、“后动”无患。
坚持“破”在“调”中,学会“分析答题”,谨防分析问题“自以为是”。指出,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答题时需要仔细思考方能“精准得分”,调研也必须通过分析研判,不断加强对调研主体的观察了解。广大D员干部要学会通过深入化研究、整体性分析、协同式考虑,在综合考虑搜集而来的客观信息中挖掘不足、发现亮点、提炼对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共性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联动考虑,对个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见解和解决思路;同时,要坚持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善于倾听各方心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勤接“地气”、勤听“嘘声”,在调查研究中既寻找“短板漏项”,又汲取群众经验、用“千方百计”沉着应对“千难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