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有企业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修订的《中国共产X章程》明确确立了X委(X组)在国有企业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X的XX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X”,要“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X的领导”。由此可见,国企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X对国企的ZZ、思想和组织领导内嵌于公司治理结构,在国企领域巩固和强化X的领导地位,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理论,提出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措施和路径选择,以期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国有企业X建与业务融合治理提供借鉴。
一、明确国企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理念与目标
首先要明确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目标定位。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要充分发挥X组织的ZZ核心作用和经管层的经济核心作用,其本质就是X组织治理ZZ逻辑与管理层治理经济逻辑的有机统一,使X组织建设和经营业务发展相互融合,顺应X建业务互促共融的发展理念。因此,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目的并不是相互制衡,而是要明确角色定位,做到权责明晰,协同有序。国企X委(X组)通过X组织ZZ核心作用的发挥,统筹协调,为企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和企业经管层共同作出合规、可行的科学决策。在具体目标设置上,X组织要把好ZZ关,对企业“三重一大”等重大问题具有决策参与权,而公司治理则要把好经济关,对企业各类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和决策。X组织与公司融合治理的目标就是要制定兼顾ZZ和经济发展的融合目标,从而发挥各自角色优势,运用不同决策标准和规则把握公司决策的ZZ关和经济关,共同做出符合企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战略决策。
二、做好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层级设计
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要做好各层级设计,关键在于制度和人。在制度上,通过X建入章、X组织工作条例等各项制度安排,明确X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合法合规性、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使得X组织在嵌入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同时,X组织参与治理不仅体现在重大决策制度安排上,更要融入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中。通过制定X组织参与经营业务的各类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依据X组织工作性质和特点,将X组织工作目标细化形成关键指标,融入到日常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中,进而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强化组织引领,做到哪里开展业务工作,X建工作就拓展到哪里,把X建与业务进行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在人才配置上,要坚持X管干部原则,干部任命要把ZZ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对领导干部X性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考核。要选优配强基层X务工作者,既要选拔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又要注重ZZ素质把关,使基层X务管理者成为X建业务“双带头人”。在人才培养上,既要注重培养业务能力,也要注重提升X性修养,通过X课学习、挂职锻炼、岗位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X建业务双培养,为企业建立起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梯队。同时,还应推进X组织全覆盖,通过X组织与业务网点同步设置,X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载体平台同步搭建,组织生活与业务工作同步开展等各种形式,加强X对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将群团工作纳入X建工作总体布局,以X建带团建,以团建促X建,系统性地推动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