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13年秋,主席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创造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擘画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蓝图。十年来,“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贸易规模稳步攀升,经贸渠道通畅高效,合作领域广泛务实,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体系,在构建合作体系、催生重大项目、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有效弥合了先发展经济体与后发展经济体之间的发展鸿沟,贸易畅通成为持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贸易畅通助力催生重大项目。十年来,我国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功建设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有效发挥了重要辐射带动作用。其中,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已铺画运行线路84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1个城市,成为共建国家促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钢铁驼队”。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开启了3000多个重大合作项目。
贸易畅通助力构建合作标准化体系。“一带一路”贸易畅通重视发展中经济体经贸的可持续性,提倡经贸领域标准化,协助共建国家建立完整的国内经贸体系,共同制定经贸国际标准,服务构建稳定公平的国际经贸体系,包括与共建国家商签自贸协定,推动自贸区网络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融合发展。通过制度创新,自贸试验区可以突破各种制度障碍、贸易壁垒和文化隔膜,增进“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主动加快推进高标准的自贸区谈判和建设,推进自贸区新建谈判和升级谈判进程,构建多元的自由贸易体制。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26个国家(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
贸易畅通助力促进绿色发展。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长期导向之一。贸易畅通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致力于通过“一带一路”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带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国家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例如,《“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的发布,旨在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2020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