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xxx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xx年x月,xxx来x考察时,第一站就来到x市,在xx县xx镇xx村深情点赞“小木耳大产业”,这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探索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人优、人优我特的乡村产业发展道路,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答的重要课题。近年来,x省全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发展乡村产业的新思路新路径,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xx年x月,全县摘掉了xx多年的贫困县帽子,实现现行标准下x.xx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xx个贫困村全面出列,在x西省xx个深度贫困县率先脱贫。xxxx年x月,全县被确定为xxx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县围绕市场需求导向,以县域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探索出“园区+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快培育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x+N”产业体系。食用菌、蚕桑、茶叶、烤烟四大特色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板栗、核桃、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质效持续提升。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由xxx万袋增加到xxxx万袋,产值由xxxx万元增加到x.x亿元,x高山木耳两次被y电视台报道;桑园由x万亩增加到x.x万亩,桑园面积位居x西省第三,养蚕发种由xxxx张增加到xxxxx张,年均增长x%以上,位居全省第二;烟叶质量稳居全省第一,面积位居全省第三。茶园由x.x万亩增加到xx.x万亩,茶叶产量由xxx吨增长到xxxx吨,产值增长到x亿多元,象园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烤烟稳定在x.x万亩,产值xxxx万元左右,面积位居全省第三,烟叶质量居全省第一;魔芋由x.x万亩增长到x.x万亩,产值由x.x亿元增长到x.x亿元;全县中药材达到xx.x万亩,产值x.x亿元;板栗xx万亩、核桃xx万亩,年产值达到x.x亿元以上;畜禽饲养量达到xx.xx万头(只),产值x.x亿。全县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和“天然药库”,木耳、核桃等x个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板栗特色农产品跻身x西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二、问题与困难
近年来,全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撑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不足,与产业兴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发展基础弱。乡村特色产业小而多、散而杂,不适应产业振兴的新需求。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土地资源紧缺,产业与粮食争地的矛盾突出。全县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土地分布零散,全县耕地面积xx万亩,仅占国土总面积的x.x%,永久性基本农田xx.xx万亩,基本农田主要用于播种粮食,能用于发展产业的耕地少,乡村产业发展主要布局山林中。同时,土地且利用率低、产出率低,导致产业布局零散,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二是环保约束日益趋紧,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全县全域处于秦岭腹地,海拔超过xxxx米的面积xxx.xx亩,占县域土地面积的xx.xx%,按照《x西省秦岭保护条例》规定,海拔超过xxxx--xxxx米属于限制开发区,xxxx米以上属于禁止开发区,原有的产业布局需要进行调整,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三是基础设施欠账大,产业发展成本居高不下。全县县内自然条件差,发展产业需要的水、电、路、网、讯、仓储物流、直销网点等配套设施滞后,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但每年地方财力收入不足x亿元,无法通过自身力量破解基础设施欠账问题,导致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成本大幅度增高,产品利润低,很大程度上挫伤经营者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二)产业发展链条短。乡村三产融合不紧密、布局不协调,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全县现有的乡村产业结构单一,仍然是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形成的产品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市场的链条短且很不健全。比如,x大板栗全国出名,xxxx年产量突破x万吨,但产业链后延不足,其中xx%以上都是以原材料售出,且上下游产品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发展滞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xxxx年每公斤板栗市场价x元左右,加之用工价格上涨,有的农户销售板栗实际收入远远低于成本。二是精深加工存在明显短板。食用菌、茶叶、魔芋等农产品多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企业数量少,且设备陈旧落后,加工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严重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xx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率%,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三是三产融合不紧密。乡村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不紧密、融合层次低。“十三五”期间,全县先后建成x个xA级景区、x个xA级景区、x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但旅游产品却很少,大量农产品难以成为旅游商品,绿水青山还没有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三是市场主体培育难。经营主体少、带动能力弱,是影响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发展意愿不强烈,因发展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大、培育周期长、经营风险大、经济效益慢,许多企业和农户不愿意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绝大部分都是农户自主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20xx年末我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xxxx元,其中工资性收入xxxx元、占xx%,生产经营净收入只有xxxx元、占xx.x%,从收入结构分析得出,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数少、收益差,大部分农户以劳务输出为主,不愿从事农业产业发展。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xx家,其中省级只有x家,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示范引导产业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市场竞争力不强,xx%的涉农企业经营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传导,多数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很大的影响,所生产的产品很容易被市场淘汰。例如,该县xx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出口香菇酱为主的企业,受国内外疫情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出口比疫情前下降近xx%,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
四是抵御风险能力弱。乡村产业是一个基础产业,也是一个弱势产业,各种高风险多。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弱。x地形地势复杂,自然灾害易发多,传统产业仍以粗放种养为主,受自然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成本大、标准低、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