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文山:文以山丽山以文名
文山地处南疆,旧名曰“开化”,为开创文化之义,清代改名文山,为文在山也之义。文山之名,文艺雅致,正如这里的景色一般,清秀隽丽,是全国唯一的壮族苗族自治州,也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方世外桃源。
文山集海拔相对高、纬度相对低、降雨相对多的特点于一身,素有“北回归线的绿洲”之称,与人参齐名的“南国神草”“金不换”——文山三七便产于此。文山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绿色铝产能最大的州市。
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考古学者在文山州西畴县城东的仙人洞中先后发掘出5枚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西畴人”牙齿化石,境内至今仍保留有18处1800余个史前岩画图案。
秦朝,以僚、濮为主的部族组成句町国,文山境内大部属于句町国领地。汉朝时成为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句町方国国君毋波率部归附汉朝,被封为句町侯,以其地置句町县,隶牂牁郡,属益州刺史部。清康熙六年实施改土归流制后,设开化府,治所称教化山。雍正八年设县治时定名文山。1913年,废府改县,称开化县。后全国统一定名,由于开化与浙江开化县同名,故定名为文山。1958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