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1973-1974年:石油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首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高度依赖中东石油。1973年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提高石油价格,次日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部分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提价和禁运立即使西方经济出现混乱,叠加战后西方经济再次衰退,最终引发了战后西方国家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一)
1944年4月11日,美国国务院正式通过了《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之后的几十年美国石油霸权日益稳固,西方国家通过跨国石油公司以极低的价格控制了中东石油市场。1960年9月,为反击跨国石油公司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由沙特、伊拉克、委内瑞拉、伊朗和科威特五个国家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联合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随着OPEC进一步壮大,在1967年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OPEC成员国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科威特、沙特首次拿起石油“武器”,动用了集体石油禁运手段。
1971年2月14日,面临石油禁运威胁的跨国石油公司与海湾产油国达成《德黑兰协定》,该协定使得海湾产油国阿拉伯轻质原油每桶收入增加超过35美分。1971年4月2日,在地中海产油国的强大压力下,跨国石油公司被迫与其签订《的黎波里协定》。《德黑兰协定》与《的黎波里协定》两大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一个世纪以来国际石油领域力量结构发生改变,世界石油市场控制权开始从跨国石油公司及西方石油消费国向产油国转移。
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初收回石油权益的斗争,中东产油国对本国石油工业的控制得到加强,1973年OPEC出产的石油已占世界石油总量的55%。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同年10月16日,六个海湾国家决定单方面把石油价格提高70%,从3.01美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