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0年山东省事业单位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倾注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对各地的生态环境情况都了然于心、深思细究,对很多地域的生态环境寄予了期望。以下“期望”与地域对应正确的是()。
A.要留住“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那样的风景——贵州
B.“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样的乡情美景不能弄没了——湖南
C.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重庆
D.要保护好“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江西
答案:B
【解析】“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谆谆告诫“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样的乡情美景不能弄没了,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故B项当选。A项:习近平在考察海南讲话时引用了苏东坡的《和陶拟古九首》:“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继而强调,保护海南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的需要,13亿中国人应该有环境优美、适宜度假的地方,海南的同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是海南而非贵州。C项: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对青海定位了“三个最大”,他叮嘱青海干部群众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因此,是青海而非重庆。D项:“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出自毛泽东的《答友人》,意为湖南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有如洞庭湖的波涛汹涌连天,在长沙的友人为此而吟出了震动大地的豪迈诗篇。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谆谆告诫“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样的乡情美景不能弄没了,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因此,是湖南而非江西。故本题选B。
2.下列塑料制品中,能够作为事物容器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的是()。
A.聚氧乙烯(PVC)
B.聚乙烯(PE)
C.聚丙烯(PP)
D.聚苯乙烯(PS)
答案:C
【解析】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熔点165℃,在155℃左右软化,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由于透明PP的性能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全球都得以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从家庭日用品到医疗器械,从包装用品到耐热器皿(微波炉加热用),都在大量使用。故C项当选。A项:根据聚合物命名法则,聚环氧乙烷和聚乙二醇都可称为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在化妆品工业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很广泛。聚乙二醇广泛用于多种药物制剂,如注射剂、局部用制剂、眼用制剂、口服和直肠用制剂。聚环氧乙烷用于水溶性包装材料、絮凝剂、陶土粘合剂和水流减阻剂等多种用途。涂料工业中用作乳胶及去漆剂的增稠剂和分散剂。造纸工业中用作长纤维分散剂、填料存留剂、水溶性低粘合剂。陶瓷工业中用作水溶性润滑剂及粘合剂。还用作织物抗静电剂、水管道防过载添加剂、消防水减阻剂、土壤稳定剂等。与题意不符,A项不当选。B项: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薄膜、中空制品、纤维和日用杂品等。与题意不符,B项不当选。D项:聚苯乙烯是指由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加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具有高于100℃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与题意不符,D项不当选。故本题选C。
3.古代中国思想活跃,文化繁荣。下列思想主张并非产生于齐鲁大地的是()。
A.“以人为本、礼法并用”
B.“和而不同”
C.“三人行必有我师”
D.“允公允能”
答案:D
【解析】“允公允能”是南开大学的校训,由严修先生与张伯苓先生共创,严修先生祖籍浙江,由此可见,该思想并非产生于齐鲁大地故。故D项当选。A项:“以人文本、礼法并用”出自《管子》,产生于齐鲁大地;A项错误。B项:“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源于齐鲁。B项错误。C项:“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源于齐鲁。C项错误。故本题选D。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A
【解析】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期,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并于1943年12月1日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故A项当选。B项: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会议发表了《德黑兰宣言》,《宣言》宣布就消灭德军的计划,三国达成了协议,并将协力在战后创造和平。B项错误。C项: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目的是讨论欧洲战后重组问题。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在二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项错误。D项: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这次会议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并就战后许多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确立了战后世界的ZZ格局。D项错误。故本题选A。
5.下列诗句中所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巢车
D.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答案:D
【解析】A项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藕花”即指荷花,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B项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由“清风半夜鸣蝉”可知,说的也是夏天;C项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由“簌簌衣巾落枣花”便知,是初夏枣树开花的季节。可知,ABC项描写的都是夏天。D项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橙黄橘绿”是秋末冬初的美景。与其他三项不同。故本题选D。
6.“美髯公”指的是()。
A.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