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领导讲话稿,千万注意十细节
在写领导讲话稿之前,至关重要的是要事先了解领导的思路、想法和具体要求。
有些写手在接到任务后,会立刻开始写作,可能会花费数晚的时间来完成初稿。然而,当他们将稿子提交给领导审阅时,如果领导的反馈表明思路并不符合要求,那么他们可能需要从头开始,之前的努力也就付诸东流。
最好是先制定一个讲话稿的提纲,并与领导进行沟通,确保提纲符合领导的意图。这种不仅可以避免走弯路,也能够更好地理解领导的意图。
领导的讲话必须恰到好处,既不能过于简短,也不能过长。如果讲话过短,可能无法充分展现领导的水平和能力;而如果过长,则可能显得冗长繁琐,影响讲话的整体效果。
特别是为副职领导写讲话稿时,必须特别注意讲话的时间长度。如果副职领导的讲话过长,给“一把手”留的时间过短,你可以想象出现的后果。因此把握讲话稿时间是“笔杆子”们的一项基本功。
根据常规经验,普通人的语速大约在每分钟150至200个字之间。苏写作者在实践中,按照10分钟大约需要4页纸(使用3号字体)的材料篇幅来估算。当然要考虑每个领导的具体情况,包括其讲话的语速、是否喜欢插话、以及是否习惯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等因素。
在领导的讲话中,如果遇到古诗词、学术用语或专有名词等较为特殊的内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断句的处理。不当的断句可能会导致讲话读起来不通顺,甚至可能引发笑话。
以前有个故事,有一位领导在组织学习文件时,由于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熟悉,误将“内塔尼亚胡说”读成了“内塔尼亚,胡说”,闹了个国际笑话。
这尽管不是秘书的责任,但领导不怪秘书怪谁呢?难道要怪大写作公众号?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下划线、空格等进行必要的断句标注,比如:把“内塔尼亚胡说”标注为“内塔尼亚胡说,……”,把“知之者不如好知者”标注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领导一看,便心领神会。
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