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桐江书院:曾经的“江南第一书院”
桐江书院位于浙江省仙居县皤滩乡山下村与板桥村之间。书院北望永安溪,东临鉴湖,西南有三山鼎立,环境清幽、钟灵毓秀。八百多年前,南宋乾道年间进士方斫在两村方氏义塾的基础上,兴建了规模较大、布局精巧的书院,并称之为“鼎山堂”。为了维持书院长期运转,还“旁置义田数十亩,以备四方来学膏火之费,一时文人荟萃”。后至元皇庆年间,方斫后代方志道复建书院,易名为桐江书院。
桐江书院名称的由来与晚唐著名诗人方干有关。科场失意的方干隐居于绍兴鉴湖。唐乾宁间进士孙郃是仙居人,与方干交谊深厚,曾邀方干来老家做客,板桥一带的优美山水让方干留恋不已,于是就带上全家老少在此地寓居了一段时间。他的后代后来也迁到了板桥村繁衍生息。方干曾长期寓居桐江白云源(今桐庐芦茨)。方干去世后,他的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诗集时,即以《桐江集》名之。方斫玄孙方志道为了纪念先祖方干,故复建书院时易名为“桐江书院”并一直沿用至今。
方干第八代孙方斫创办书院时承袭岳麓书院的《朱子书院教条》为学规,以道学为开宗之学。方斫生平事迹旧志记述甚少,《台州府志》有百余字的传文,另在《韦溪先生祠堂记》中誉其“潜心六经,卓然屹立于众醉独醒之中,遂为东南学者表正之师”,“心传道统,学为儒宗,群弟子接迹咸盛”。书院创办后,“四方之学士文人,负笈从游者尝踵相接”。方斫门徒众多,较为突出的有南宋淳熙二年特科进士方刚以及张布、黄宜等人。
朱熹与桐江书院交集颇深。他在台州任职过两次:南宋乾道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