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D的十八大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文化的新论述、新论断。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进行系统阐述,首次正式提出文化思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方面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入理解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全面系统把握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意义,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篇章。
文化思想的历史逻辑
文化思想是在历史中凝练传承的思想精华,既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又是从不同历史阶段中继承、总结、创新而来,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情怀,彰显了深邃的历史观照。
文化思想是在理性提取和科学考察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基础上生成的,是对其中形成的深厚文化积淀的充分吸收。反复强调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提出中华民族基因文化论,指出中华民族的基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精神来自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演化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治理思想等。
同时,指出,中华文明史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具有基础性影响,“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沧桑巨变,形成了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等学术思想,产生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体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和思想体系。中华文明史是文化思想历史逻辑的起点,文化思想既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又是对中华文明的创新创造。中华文明史是中国文化的历史根基,也是文化思想的历史底蕴。
文化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共产D人文化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要建设新文化的目标,“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新文化“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ZZ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ZZ新经济服务的……是中国的革命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改革开放以来,、、等D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先后提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论、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理论逐步趋于完善。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愈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文化建设中更加自觉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对文化规律的认识愈发深刻,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更为系统。
文化思想是在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已有的人类文明成果的批判吸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现代化被等同于西方化,现代性被等同于西方性。对此,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简单的复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