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成都实践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川省成都市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勇毅前行再创精神文明新高度,奋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经过数年努力,幸福城市、公园城市、文明典范城市……一个个成都新名片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生动表达。
成都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三条路径。一是高标准打造美丽宜居的现代幸福城市。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行动引领,推动公园形态深度融入城市空间,努力打造生活、生态空间相宜,经济、人文相融的美丽宜居现代化城市。筑牢绿色生态本底,以重大生态项目为牵引,大幅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也为城市中的各色水生态建园造景提供了重要基底。成都目前已有博物馆160多家,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也给居民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美学盛宴。二是倾力建设全域宜游的公园城市。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都全速推进“三城三都”和公园城市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天府文化特质的新场景和新景点,稳步迈上了“公园城市+旅游城市”发展新阶段。按照公园城市建设总布局和总要求,成都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特色街区、时尚夜游等一批公园城市新场景,不仅包括妙趣横生的自然博物馆、充满烟火的地摊长廊,也涵盖了以新潮国风产业和沉浸式消费为特点的餐饮文娱活动,形成了规模化的文旅商业经济圈。三是全民共建富有内涵的文明城市。通过文明城市创建,一个个透着民生情怀的惠民项目快速推进,超大型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成都城市发展的综合名片和品牌标志。创建“学习强国”主题街区,借鉴融入上海石库门、嘉兴红船、延安窑洞等红色地标元素,吸引线下学习,提升参观者的自豪感、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