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4年全区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为加强全区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X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和区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按照全市“1366”应急管理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固本强基推进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预防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坚决避免因灾导致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提升综合统筹能力。
1.夯实X政领导干部责任。坚持清单化履职,制定并落实X政领导干部责任清单和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重要履职标准,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半年述职报告制度。聚焦关键时段、重要节点、重大问题、重大险情等事项,建立完善X政领导干部统筹调度、专题研究等制度,实现科学应对。加强X政领导干部履职监督和考核,强化结果运用,着力解决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
2.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大区安委会、区减灾委统筹抓总力度,推进综合监管规范化建设和能力提升。统筹抓好工作安排部署、部门职责分工梳理,着力解决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要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各专项办公室牵头部门专业优势,赋予其部分考核、约谈提醒等职责,强化其专项统筹力度。着力发挥专项指挥部组织协调、会商研判、调度指挥作用,完善灾前递进式预报预警、灾中预警响应联动、灾后“点对点”指导恢复重建机制。
3.落实部门监管责任。聚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专业监管和属地监管共同发力的监管体系,形成监管合力。按照“三管三必须”“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以及业务相近原则,持续厘清新经济业态下和机构改革后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盲区。自然灾害防治部门要发挥好专业优势,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对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落实防治责任。
4.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一线岗位人员为基础、技术负责人为重点,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健全监管责任人公示和履职评估制度,统一公示“行政负责、行业监管、专业监管、企业(单位)”4个责任人,对“一企多牌”实施整合。健全重大风险管控责任人和措施公示制度,在风险较大的场所、设施和部位,统一公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风险管控措施。
5.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责。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安全责任量化和履职评估,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法定职责的宣传培训,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学法懂法。将企业第一责任人全程参与标准化建设的履职情况作为现场评审重要指标,树立第一责任人抓标准化建设的优秀典型,推动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守法履责。研究制定《企业主要负责人执法检查重点事项表》,坚持监管执法“逢查必考”,突出对第一责任人的处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推动主要负责人懂“红线”意识,懂法律法规要求,懂本企业安全重点,懂同行业典型事故案例,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完善制度机制体系,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6.规范监管执法。运用“应急监管执法”平台对监管执法实施全过程监督,实现“一网统管、上下衔接、分级负责、提高效能”。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行为的监督执法力度,围绕重大风险、重大隐患和突出违法行为编制执法计划和检查方案,严格开展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三部曲”闭环执法,依法采取联合惩戒、“一案双罚”等措施,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围绕执法检查、问题查找、经济处罚“三个强度”,推动执法量提升,落实安全生产“行刑衔接”制度,严惩严重危险作业行为。推动执法技术检查员招录工作,解决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7.加强帮扶服务。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管理经验交流大讲堂”活动,邀请优秀企业主要负责人“现身说法”。创新小微企业安全治理模式,推动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企业、行业区域内企业互助协作。大力发展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市场,鼓励企业购买技术服务,推动企业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落实对标杆企业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信贷信用评级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8.严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