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记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车工 王英武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他曾被评为中央企业知识型职工标兵,他曾多次获得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哈尔滨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他就是中国航发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民机与科研分厂一名车工,中国航发首席技能专家,优秀共产X员——王英武。
他在车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精彩的人生!
一、朴实无华,踏上航空路
东安技校毕业时,王英武的理论和实践总分获全市统考第一。工人家庭出身的他,受父辈“技术立身”的影响,学习时总比别人更刻苦,遇到困难也总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那时,瘦小的他还不曾被周围的人所关注,可在师傅白延明的眼里,他却是一块可以雕琢的美玉:悟性好,踏实肯干,上进心强。
干过车工的人都知道车工是“三分技术七分刀”。王英武深知这个理儿,暗下决心:要干,就干出个样,无愧自己的选择!在实习期间,他就开始在磨刀技术上下功夫。夜深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唯有实习车间的灯还亮着。经过勤学苦练,王英武练就了一手磨刀绝活,变废为宝。
知识,更教会了他用脑子干活。刚进厂,王英武接手的铝圈又薄又大,合格率极低。他一琢磨,发现原因出在拧螺丝时手劲不匀。从此,他班前班后练手劲,到后来,王英武不仅加工每件铝圈都能达标,车起相当于头发丝1/70 精确度的产品时也能得心应手。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的哈尔滨市“技运会”,王英武拿了车工第一名。知识,让他实现了人生旅途上的巨大跨越:从一名技校生到高级技师,别人至少用11年,而他只用了7年。
二、坚韧顽强,立下凌云志
王英武所从事的发动机核心部件的生产加工,是机械加工行业难度最大的环节,他用娴熟的技艺,为车间生产解决了无数个关键问题,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拿出了数十项革新与发明,他用知识与坚持书写新一代产业工人的神奇。
在加工某型科研机型的中心拉杆时,该零件系超细长杆,长度和直径比近30倍,精度要求又高,加工难度大,国内共有3家在研,其它两家一直未能交付合格件。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