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红旗渠精神承载着共产X人的初心使命,贯穿着共产X人的敢于担当,昭示了共产X人的廉洁本色,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动力。红旗渠精神,是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永远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红旗渠精神》这本书,使我重新感受了一次理想信念的洗礼,现谈体会如下:
上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十万大军战太行”,历时近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建成了“人工天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当地“水贵如油”的历史,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条件,红旗渠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在红旗渠纪念馆,凌空除险的场景重现让前来参观的人们纷纷发出惊叹;在青年洞,当年那一锤一钎的艰辛努力仍清晰可见。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秉持红旗渠精神,林州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一路栉风沐雨,书写传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X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一面永恒的旗帜,永远是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河南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更要学在先、干在前。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用好鲜活历史教材,深入挖掘时代价值,将其作为X员干部教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用红旗渠精神教育X员、激励群众、感召青年,让红旗渠精神在中原大地不断发扬光大,激励全省上下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X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时代新人,确保事业薪火相传。
一是要从学习红旗渠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在践行红旗渠精神中坚定初心使命。10万英雄儿女在X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人们吃饭都是问题的年代,能够建成红旗渠这个世界奇迹,关键是靠共产X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是一面鲜红旗帜,镌刻着鲜明的奋斗印记,映照着共产X人的炙热初心,历久弥新、永不褪色。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要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从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智慧力量,把X的伟大精神融入到血脉之中。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在X言X、在X忧X、在X为X,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踏实工作,在学习红旗渠精神中扛稳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