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如何更好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农村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老服务城乡均等化发展的短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和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和6.61个百分点。就较高的农村老年人口比重而言,现有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大多数农村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因此,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此,应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乡村振兴双重国家战略为契机,精准识别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以创新性服务政策稳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以乡村全面振兴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原动力,以提升社会支持水平为老年人社会参与赋能,从而使农村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以老年人养老需求为中心,精准施策。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决定了农村养老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农村养老服务更需要精准化施策。首先,应建立健全养老服务需求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机制。可通过农村实地入户调查、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方式收集存储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并建立信息数据库,将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真正摸清。据此对老年人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动态追踪监测机制,以便高效准确地提供养老服务。其次,地方养老服务政策应符合区域实际。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政策应侧重于兜底保障,重点加强对独居、高龄、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帮扶,以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而在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机制介入长期照护领域,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农村养老服务政策的衔接,设计并建立商业保险机构参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新路径,以提高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水平,满足其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