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X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单位,如何赶赴时代之约,扛起低碳重任,是国有企业亟待回答的重大现实课题。近年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将国家所需和企业所能相结合,坚持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切实履行ZZ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降强度控总量,着力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培基固元提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公司坚持把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培基固元提质,积极稳妥推进“绿色化”转型。
强化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从源头优化解决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公司按照生命周期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和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推动减污降碳、绿色循环发展。一方面,持续推动产品包装绿色可降解环保材料研发和应用,积极促进可降解纸质滤棒研发和无二氧化钛丝束应用,大力推广无铝内衬纸应用,大幅增加辅料的可降解性,摆脱了对铝锭的依赖,目前已实现无铝内衬纸在3款产品上的应用,预计每年可减少铝箔使用460吨。同时,着力调整水性油墨体系,已在5款产品上实现了水性油墨的应用,每年可减少使用正丙酯、醋酸乙酯约500吨,溶剂残留量降低至1.0mg/m?以下。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材料轻量化设计,目前,已完成2款产品在盒皮的减量化设计,已在1款产品实现直包膜的全面应用。
打造碳中和产品。产品是根,是企业赖以长久生存之本。公司主动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大局,以“绿色低碳”要求为引领,将“绿色化”纳入公司“六化”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培育碳中和产品。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全产业链清洁能源比例、使用再生材料、减少物流碳排放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产品生产链条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对产品实际排放的碳量进行核算,并通过碳汇购买进行抵消,进而达到产品碳中和目的。目前,有3款产品已成功取得有关方面的“产品碳中和”认证证书。
提升清洁能源。《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将碳达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其中,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位于“碳达峰十大行动”之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支撑。企业是能源消费大户,如何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公司着力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2月,公司首个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在西昌厂全面完成基础建设并实现并网发电,项目日均发电量6270kwh以上,最大日发电量达11820kwh,年光伏发电量220万度以上。此外,积极开展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为特征的厂区环境绿色改造,所辖工厂增设太阳能路灯近800盏,绵阳厂运用地源热泵系统替代传统中央空调。通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积极利用,公司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2023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较2020年提升了4.5倍。
节能减排增效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公司从全局高度定向、定位,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突出把握节能减排工作的约束性、常态化要求,促进节能减排降碳,积极推进“低碳化”发展。
加强污染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企业是发展的主体,也是污染减排的责任主体、环境治理中的关键环节。公司注重把环境保护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使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的重要决策因素,坚持在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促进企业发展。积极探索以源头减量、分类处置、资源化利用为导向的污水治理路径,下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