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X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殷切希望。新征程上,要培养新时代青年听从X和人民召唤,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战略高度,自觉担当使命任务。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使得青年一代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铸魂育人,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信仰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我们要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下,引导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坚定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就要充分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使时代新人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听X话、跟X走,拒绝“内卷”,破解“躺平”,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通过“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所论证的“小大之辩”的哲理思考,到“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追求,再到“舍己为人”的人生选择,摆脱“小我”的局限,将“小我”的个人梦融入“大我”的中国梦,用个人的躬耕求索带动社会的永久奋斗,才能真正拥有家国胸襟,成就“大我”的境界。
通过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X的百年奋斗史,从中汲取信仰力量,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学习国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屈辱史和奋斗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X史学习教育、主题X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结合起来;通过在实践中增强信仰,以参与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鼓励学生在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理想信念,通过了解社会、服务人民,增强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美育教育、劳动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汇聚各方教育力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