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09年河北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新华网2009年9月2日消息:6月中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严重的夏伏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9月1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1.2亿亩,其中干枯3764万亩;701万人、379万头大牲畜因旱灾发生饮水困难。重旱区主要为内蒙古、辽宁、河北、吉林、湖南、广西等6个省区,一些地区出现50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经济损失严重。
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袭击了内蒙古乌拉特草原,3650万亩草场严重受灾,连耐旱植物白刺、霸王等灌木都旱死了!放眼望去,千里草原一片赤地。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统计,全区受旱面积4727万亩,其中,重旱2050万亩,干旱造成189万人、427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20多万头(只)牲畜死亡。
辽宁西部地区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受旱面积达766万亩,其中,重旱252.7万亩,干枯72.7万亩。持续高温无雨直接导致全省931.39万亩各类林木中有害生物大面积生长,有害生物种类达50余种,部分严重有害的种类已造成一些地区的树木死亡。
湖南虽是“水乡泽国”,今年也遇到严重旱灾,年降水量不到250毫米。全省10个市(州)62个县(市)464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重旱155万亩,绝收68万亩。干旱造成88万农村人口、17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17个县区132个乡镇3000多个村屯受旱,受旱人口达170余万人。仅荔浦县就有18万亩农作物受灾,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荔江防洪堤河段基本见底,几近断流。
据有关媒体报道,6月份以来,广东、福建、浙江、江西、贵州、重庆、湖北、云南、山西、黑龙江、甘肃、新疆等13个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受旱范围之广历史上少见。8月28日至29日,温家宝总理到内蒙古检查指导抗旱减灾工作时指出,严重的旱情,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要尽快解决灾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确保今冬明春受灾群众有水喝、不挨饿;要多想办法,尽最大努力增加受灾群众收入。
【资料2】
《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9月4日报道,持续干旱已造成张家口、承德两市473万人受灾,受灾面积1077.6万亩,其中绝收514.5万亩。张家口市旱情尤为严重,出现50年一遇的大旱。9月3日,记者随同河北省委领导到张家口坝上地区受灾最为严重的尚义县、康保县进行实地调研。在尚义县大青沟镇,发现往年这时过腰高的小麦有的才到脚踝,麦穗都已干枯;随机拔出几株马铃薯,大部分只有葡萄粒大小,偶尔发现一个如鸡蛋大小的都会引起在场人员的一阵惊喜。
张家口市委领导介绍说,从6月15日到8月17日,全市60多天没有一次透雨过程,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其中坝上和坝下中部偏少近80%。7月份以来,全市主要河道地表径流减少62%,桑干河、清水河、南洋河等大部分河道断流。水利工程蓄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30%,有46座小水库干枯、2180眼机井吊泵断水,干旱使11个县区绝收面积超过50%,预计全市平均年景只有三成左右。坝上部分地区树木成片枯死,受灾牲畜饲草短缺108万吨。全市有280多万人受灾,占农村人口的89.8%。其中68.1万人、23.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53万人需出村十几公里拉水。因灾造成无粮、无钱、无自救能力的“三无户”达16.9万户,涉及31.9万人,缺口粮4779万公斤,坝上7.05万无自救能力户需要越冬取暖煤3.5万吨。
【资料3】
1997年以来,河北省已连续11年少雨干旱,干旱又造成抗旱水源紧张。全省境内约95%的地表水都控制在1068座大小水库之中,但是,可用水量只有19亿方,还不到总库容的1/4。部分水库处于死水位以下,一些灌区基本无水可供。每年缺水达30-50亿方,6800多万亩有效灌溉耕地,灌溉无法真正保障,至今仍有2000多万亩耕地靠天吃饭。
河北是我国的产粮大省,7000万人口中有5000多万是靠粮食为生的农业人口,全省74%的水资源用在了粮食生产上。由于地表水量减少,为了满足工农业和生活需求,人们不得不过度超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一降再降,形成了地下漏斗区。“华北明珠”白洋淀近年来已干淀十余次,这个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北方大湖,如今已经没有原水了。干旱是由于自然原因出现的一种长期少雨的气候异常现象。降水量减少引发了干旱,干旱又使得水资源减少,没有水就不能缓解干旱……水,成了矛盾的焦点。
有关水利专家说,由于地表水减少,地下水超采,在干旱面前,河北的抵御能力显得非常“渺小”,就是几场有效降雨也难改干旱局面,何况许多雨水还白白地流掉。因此,“集雨蓄水”是河北水利唯一的“开源”手段,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应修建一批小水库、小塘坝、水池、水窖等小型设施,在汛期蓄水,增加抗旱水源。太行山区和燕山山区,应该继续建造梯田、鱼鳞坑等,用来拦截自然降水,使“洪水少下山,清水缓出川”。平原也是如此。蓄水应该成为河北人具有的一种本能意识。
【资料4】
实际上,今年我国大规模受旱已经是第二次了。从去年10月初到现在一年内,有的省旱灾整整闹了7个月,干旱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
2009年2月9日CCTV报道:“旱!旱!旱!没有像地震那样的山崩地裂,没有像洪灾那样的惊涛骇浪,也没有像火灾那样的熊熊火势,但它却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群众生活。这场无声无息的天灾已肆虐了4个多月!旱魔所到之处,秧苗枯死、土地龟裂、人畜干渴。灾害已经让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393万人、194万头大牲畜饮水吃紧,大半个中国处在罕见的干旱威胁之中。”
据农业部介绍,截至2月6日,全国15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秋冬连旱,耕地受旱面积2.74亿亩,农作物受旱面积1.6亿亩,其中重旱3761万亩,干枯416万亩。河北平均降水量为4.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6%;全省平均最长连续无雨日为69.4天,中南部旱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多达80天,部分地区达百天以上。
旱情牵动中南海,X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全面部署,紧急拨付抗旱补助经费4亿元,提前发放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0.1元。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5日召开了全国冬麦主产区8省抗旱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说明干旱指数已达到特大干旱(“三年自然灾害”以来50年一遇),不仅使农业受灾,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2009年2月下旬,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降雨,驱散了数月来笼罩在国人心头的焦虑。然而,旱魔没有丝毫怜悯之心,时隔4个月又卷土重来!
【资料5】
我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因干旱造成的灾害称为旱灾。
河北农业大学H教授说,河北在各种类型的农业自然灾害中,以旱灾最为突出。据统计,建国以来我省年均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约为1753.95万亩,其中旱灾成灾面积约占总成灾面积的58.0%,风雹灾占18.4%,水灾占8.8%,病虫害占7.5%,霜冻占5.3%,其它灾害占2.0%。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年降水量、客水入境量及地表水储蓄量都在不断减少,而水资源需求量却大量增加,潜在的旱灾威胁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