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防范潜在风险演化成致命灾难——孟加拉国拉纳广场大楼坍塌事故的警示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首都名为“拉纳广场”的8层商业大楼倒塌。事故造成至少1134人丧生,数千人受伤。大部分受害者是在拉纳广场大楼内服装工厂工作的工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孟加拉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纺织工业相关的生产要素大规模跨境流入和集聚,对原本薄弱的安全生产基础造成巨大压力,各类承灾体暴露度、脆弱性大幅增加,潜在风险源不断增多,加之安全生产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拉纳广场大楼的坍塌,事后被称为当代最致命的建筑安全事故,也是工商业领域最严重的灾难性事件。
一场震惊全球的事故灾难及原因
孟加拉国制衣业年产值达200亿美元,是为全球品牌生产廉价服装的最大出口国之一。孟加拉国首都有许多服装大楼,拉纳大厦就是其中之一,它共有8层,大楼里有许多独立的服装工厂,包括贝纳通集团、沃尔玛、普利马克等大型品牌的服装生产厂,共有约5000多名雇员,还有几家商店和一家银行。
2013年4月23日,孟加拉国首都的拉纳广场大楼突发了强烈的震动并传出巨响,楼内5000多名雇员因此被疏散,随后经工程师检查发现大楼的承重墙体有明显裂缝,存在巨大危险,他建议工厂立即撤离所有工人并封闭大楼。但楼内的几家工厂不但没有采纳他的安全建议,反而在第二天通过威胁的手段让工人返回岗位,一场可预见的灾难就这样上演。4月24日上午8点45分,工厂因停电问题启动了楼顶的4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强烈的机械震动导致整栋大楼瞬间由顶到底坍塌,大楼内的工人瞬间坠向了黑暗的深渊,数千人伤亡。事故引发孟加拉国内工人举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和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事故发生后经过有关部门调查,大楼坍塌之所以会导致如此严重的伤亡结果,一方面,当地政府对安全隐患的排查监管严重不到位,拉纳广场大楼在2006年获准修建时为4层商业楼,但在2008至2012年间业主违规加建了4层,建筑总高达到8层,且加建的楼层均无承重墙,大楼加盖完成后由商业楼调整为工业楼,顶部6层租给了几家大型的制衣工厂,大楼内安置了沉重的生产机器和几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机械设备的重量和震动都大大超出大楼结构的承载能力,埋下了严重的坍塌风险隐患。遗憾的是,当地政府均没能对大楼非法扩建、建筑用途违规调整等隐患进行排查治理,特别是大楼坍塌前一天,当地的电视频道、报纸等都针对大楼存在的安全隐患作出了预警,但政府部门也没有及时采取强力措施阻止危机的恶化,最终酿成悲剧。另一方面,孟加拉国的应急响应机制严重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