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南:青藏高原的窗口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区,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称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现代化的跳板”。在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藏、回、土等30多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文化交汇融合发展
早在新石器时代,在甘南的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流域就有人类开发这块亘古荒原,辛店文化、寺洼文化遗存遍布全州各地,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闪耀着璀璨光芒。随着历史的推进,甘南的羌部建立自己的部落联盟或依附中原王朝,民族间的交流逐渐频繁起来。
自古以来,甘南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先后有被称为羌、氐、戎的土著民族,以及从东北远徙陇上的吐谷浑、来自西藏的吐蕃等民族居住。先秦时,甘南就有政权建置,原始先民统称西羌。秦时,部分地域属陇西郡临洮县管辖。西汉之后,汉族开始迁入甘南;唐代之后,西藏吐蕃族军人、部族东进州域;元、明之后,逐渐有回族迁入。
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经甘南,孕育了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也哺育了灿若星辰的英雄豪杰,点亮了甘南的历史长河。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从秦国逃出的奴隶无弋爰剑,学习掌握了中原农耕技术,土著羌民在他的率领下狩猎耕牧,为开发甘南作出开拓性贡献。明初,甘南临潭藏族人侯显以高超的外交才干,率舟师数下西洋,与东南亚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多次赴藏,加强了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的联系。与侯显同籍的班丹嘉措,曾被永乐帝召见并留居京城,为推进明廷的民族政策建树颇多,被列为促进民族友好的“洮岷三杰”之首。
回望甘南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史。在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这片土地上的灿烂文明,逐步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