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17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一、给定资料
资料1
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宰相张英老家的府第与一位吴姓望族相邻。吴姓邻居扩建院墙时欲占张家的空地,张家认为自己的财产受到侵害。于是双方发生纠纷,并告到县衙。因为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怕得罪了吴家,左右为难。张英的家人于是致书到京城请张英出面告倒吴家。张英读完家信,写了一首诗给家人。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人得诗后,很是惭愧,于是将院墙拆让了三尺;吴姓邻居也深为感动,也将院墙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陶行知先生当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在打另一位男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生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生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包容是多元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领略到了其中的滋味,身体力行,才真正地拥有了那份广阔,那份坦然,那份心胸!当然,包容不是无限度的,不是对他人的放纵。某地的黄某因非法倒卖烟叶外逃,当地警方立案调查后,对黄某网上追逃,今年6月8日上午,黄某潜回居住地被公安部门发现,原来黄某是回来陪孙子高考。为了不影响黄某孙子考试,当地公安部门没有立即抓捕,而是严密监控5小时,待黄某送孙子进入考场独自返回宾馆后才将其抓捕。得知警方延迟对其抓捕后,黄某非常感激,称虽然自己被抓,但一点也不恨警方,他接连向警方鞠躬,感谢没在孩子面前抓捕他,更重要的是没有影响孩子考试的情绪。
人人都知道包容很重要,但是要做到却不容易。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于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自持功高,对蔺相如位于自己之上很不服气,于是多次“找茬儿”,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以国事为重,谦让躲避,不跟廉颇争位,蔺相如的举动让廉颇非常惭愧,于是负荆请罪,将相重归于好。
中国有句俗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只要不触及原则,凡是设身处地地多为他人考虑,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北京已经把“包容”这个词写入北京精神,我国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宣传语也随处可见,然而,在一些时候,包容又似乎常常“失踪”,一言不合就认为触及自己的底线,就难以容忍,就能引起纷争和对立。
包容的基因,中华民族血脉自古以后之。孔子的学生子贡曾发问:“有没有一个字,能让我们奉行终生?”,孔子回答:“是‘怨’!”这里的“怨”就是包容的意思。
资料2
网上,仅仅因为在微博上发张自己孩子的照片,就引来一片质疑和人身攻击;网下,仅仅因为对方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双方就大打出手……当身边这样的事情发生得越来越多时,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行走的脚步,认真反思一下,中华民族讲求和谐包容的优良传统,我们继承了多少?
数据显示,在我国有超过10%的交通事故起因都是缺乏包容心。某市发生的女司机被打的事件就是如此。在该市的一个十字路口处,一男司机开车逼停某女司机的车,将其从驾驶室内暴力拉下车并拳打脚踢。男司机称:“女司机的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变道,使他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因气不过,才一路尾随并实施殴打。”而女司机则表示:因自己对道路不太熟悉,确实在变道时突然点了一下刹车,但当时两车并没发生剐蹭,她根本没有想到这个男子会一路尾随并破口大骂,最后把她的车逼停并把她从车里拉出来毒打。
无论如何,这种针对他人的暴力行为理应受到处罚和谴责。但是,在微博上的众多留言中,却不乏为这种暴力行为叫好的声音。叫好的网友普遍认为,女司机的行为不能原谅;不少人表示,男司机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如果是自己碰到这种情况也会出手。当然也有网友认为,女司机被打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双方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非以暴制暴,女司机不会被打,男司机也不会铸成大错;无论哪个错在先,不赌气就不会激化矛盾。作为父亲,在孩子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停止斗气才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
现实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被侵犯者往往表现出浮躁、愤怒的情绪,于是认为触犯到了自己的底线,就可能用过激行为来发泄。殊不知,为了所谓的争一口气而纵容自己的行为,却触犯了法律的底线,结果是不仅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实在不值得。
资料3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新农村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调查显示,一些地方农村的管理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某地一村委会出台了一项规定:谁不交垃圾清理费就取消他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资格,这一规定引起很多村民的质疑。对此,村干部表示这是为了督促村民交费支持环境卫生工作,不会真的借此取消村民享受的政府优惠政策,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样的做法都不应该出现在村规中,毕竟这种带有“要挟性”的村规会伤了村民的心。
某乡一村民在酒店为87岁的母亲办寿宴,被人举报违规办宴,随后,这位村民被要求缴纳650元,这笔钱是“违规办宴席认识费”,向村民委员会缴纳“违规办宴席认识费”,这让当地村民疑惑不解。
一些地方遇到红白喜事时都摆“流水宴”招待宾客,应邀出席的亲朋好友随“份子钱”表示心意,这种风俗被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