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以旧换新”还有多少路要走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提振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巩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举措。自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各地根据发展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政策,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积极进展。中央ZZ局会议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及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政策文件,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不仅扩大了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大幅度提升部分消费品补贴标准,而且进一步增加了政策“含金量”。在中央和地方补贴政策叠加支持下,消费品以旧换新总体上取得较显著的成效。1—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3个百分点。截至8月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已经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过80万份。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尚存在诸多堵点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扰乱消费者预期和决策。一些行业领域如汽车、空调、冰箱等通过直接降价、增配减价、限时补贴等形式促进消费,频繁的价格战导致消费者形成降价预期,“换购”意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废旧消费品回收利用不够规范,带来较大安全风险。新能源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废旧消费品的回收、拆解、处理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安全要求,如新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电池和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均包含钴、镍、锰等金属元素和电解液等有机溶剂,废弃家电中含有铅玻璃、阻燃剂等物资,一旦因拆解不当进入自然环境,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大气和土壤污染,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三是二手消费品价值评估难度较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