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区域国别学与外交决策是什么关系
当前,有关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探讨日渐成为热门话题。事实上,区域国别学不仅是“大学之学”和“书斋里的学问”,更是“大国之学”,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和经世致用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区域国别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总体看,区域国别学与外交决策之间是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
区域国别学对外交决策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为外交决策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区域国别学涉及ZZ学、国际关系学、地缘ZZ学、国际经济学、文化人类学、新闻学、法学等不同领域,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可以避免单一学科和理论视角的偏狭,以各学科理论和视角的综合来提供完整图景和总体性知识,由此帮助决策者理解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各国行为逻辑。与此同时,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一级学科,还承担着产出普遍理论的功能。认为只有详实而细节的信息才有益于决策者的观点是片面甚至错误的。相反,基于生理学意义上大脑的认知特点,决策者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条件去处理、辨别、分析和理解过于细碎、庞杂的信息。因此,简单、抽象的理论对领导人决策反而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因为理论本就是人脑认知力存在限度的产物。
通过对各国ZZ、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区域国别学为外交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支持,助力决策者做出基于充分信息的判断。区域国别学设立旨在实现的一大功能就是“知己知彼”。区域国别学重视语言人才的培养,旨在培养能够在研究对象国进行更高层次的社会交往的研究者。区域国别学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国的政府及各界民众直接接触,获得的大多是感性知识。感性知识对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缺乏感性知识,很可能给决策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决策失误增多、方向偏离或难以有效落实等情况。对于区域国别学研究者来说,基于对象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战略文化和语言习惯对情报进行富有人文色彩的解读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决策者透过表象,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