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以耐心资本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今年以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对于正处在发展初期的低空经济而言,避免资本“短视”现象,营造持续健康的投资环境,急需“耐心资本”的助力与呵护。
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加入培育低空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一方面,随着低空经济热度的不断升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正在持续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投资领域涵盖无人飞行器研发制造、飞控技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低轨卫星等。另一方面,产业基金扮演着重要角色,带动作用正在显现。许多产业基金在低空经济产业进行了前瞻性布局,投资了一大批科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随着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面临投入产出周期长的风险。短期来看,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不缺“热钱”,然而多数企业的融资规模仍然偏小,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的介入。我国低空经济还没有达到大规模商用阶段,成熟且普遍适用的盈利模式尚未形成,需要一个中长期的探索过程,投资回报周期长、投入大,跨过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