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以文化数字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中央ZZ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锚定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在健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以文化数字化为主攻方向,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资源插上科技翅膀、焕发新的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新动能。我们应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协同推进。
进一步推进文化数字化进程
文化数字化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在数字强国建设背景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文化和旅游领域能够打破传统界限,实现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精准匹配,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个性化、沉浸式的体验。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更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造力。在科技助力下,文化数字化蓬勃发展,技术全面融入艺术生产、传播及价值实现,推动传统艺术向沉浸式审美转变。文化大模型研究加强文生图、文生3D以及文或图生视频能力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推动内容产业发展。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资源向资产转化,激活价值活力。文化数字化发展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文化空间、深化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互鉴的作用显著,使中华文化焕发当代生机,提升国际竞争力。文化数字化实践成果丰富,呈现出多点开花、多方共进的良好局面。
发展文化和旅游新质生产力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为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用先进技术赋能生产者、生产资料与生产对象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将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文化和旅游科技工作者,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内涵,深入推动新质生产力引发的产业变革,深化配置新质生产力的各种生产要素,理解和应用各类突破性前沿科技,以新质生产力为引导,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从而赋予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行业更为蓬勃的生命力。在文化科技研发领域,加强规划引领,深化有组织的科研,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集中力量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已成为业内共识。科技创新引领文化数字化工作持续深入,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代表的重大科研规划和项目布局中,将文化数字化相关技术研究作为重点,有效引领了科研方向,集结了国内相关领域的重要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