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向海而生,向海而兴——广西北海发展向海经济的实践探索
一条条通衢大道向海延伸,一栋栋现代建筑拔地而起,一批批投资客商接踵而来,一个个重大项目点火投产……这一幅幅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在南海之滨、北部湾畔的现代新城——广西北海市到处呈现。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考察时指出,“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北海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镇,发展向海经济已成为新时代北海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前行的巨大动力。
奏响“工业强音”,增强向海经济“硬核力”
如何利用好海洋?如何打造好向海经济?曾经是摆在北海市面前的难题。北海市以向海经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施《北海市向海经济发展规划》和《打造向海经济行动方案》,把向海经济作为开放经济、枢纽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和富民经济来打造。
“如何更好地打造好现代化向海工业经济?”北海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工交贸易研究科科长李新浪分析,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企业服务、积极的招商引资、有力的项目支撑,是打造好向海经济的“秘诀”。北海市始终秉持“大到一个百亿级企业,小到一家糖水铺,他们的问题都不能被忽略”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矿对此深有感触:“我们集团在全国多个省市建立了生产基地。相比很多地方,北海政府部门的服务最贴心、最及时、最到位。北海的干部敢于担当,真心实意地帮我们排忧解难,就像自己家人一样。”广西德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利刚也分享道:“我们选择铁山东港主要是看中北海丰富的石英砂资源,但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里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和各部门为我们的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
“项目为王、落地为要。”能快就不要慢、该干马上就办,X员干部和投资客商共同创造了“北海加速度”。川化硫酸钾项目从考察到进场施工只花了40天,蓝水海工项目从动工到试投产仅用了1年,太阳纸业项目用21个月完成了原定4年的工期。“面上是项目热火朝天,背后是干部担当作为”,这句话在北海得到了生动体现。“一直以来,北海持续抓招商、上项目、强产业,一批优质民营企业筑梦北海,引领北海产业风生水起,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的投资、60%的GDP和90%的新增就业岗位,成了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北海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陈妮娜说道。
北海市在“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助推34个百亿级项目、253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玖龙纸业(北海)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周云展介绍:“玖龙纸业(北海)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700亿元,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将接近3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以上,将打造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丰富的高端造纸基地,形成高端纸品产业集群,加速构建高质量的向海工业体系。”随着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建设,北海业已形成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以及海工装备制造、生态铝的“6+2”工业集群,工业展现出较强产业聚集能力,吸引了香港建滔、新福兴、南玻、顺应储能、金风、东方希望、国能广投、上海电气、三峡集团等一批上下游龙头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工业发展韧性显著增强,呈现蓬勃向上、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一批涉及工业、文旅、商业、基础设施、民生等百亿级、十亿级项目工地遍地开花,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工地塔吊林立,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干得热火朝天,推动实体经济强总量、扩增量、优存量,为北海的向海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大势能。2018年至2023年,北海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698.5亿元提升至2528.7亿元,排名从广西第6位跃升至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从广西第5位上升至第2位,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1.3%,累计形成实物的投资总量超1200亿元。
北海这座以旅游著称的城市,挺起了工业发展“硬脊梁”。向海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加快形成,习近平总书记为北海擘画的向海发展美好图景正在加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