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透过“超级选举年”看西方民主困境
2024年是世界ZZ上的“超级选举年”。全球有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大选,覆盖人口超过40亿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选举。其中涉及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尼、墨西哥、南非等多个国家,此外还有欧洲的议会选举。这些选举不仅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前景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观察西方民主ZZ发展特点的一个重要窗口,借此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民主在实践中的困境逐渐显现。
选举引发ZZ格局变化
2024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选引发了ZZ格局的显著变化。在美国,民主X候选人因经济通胀、移民和身份ZZ等问题在选举中失利,不仅失去了总统职位,还丢掉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控制权,共和X重新掌权,政府的政策导向预期将发生重大转变,可能在经济政策、移民改革等方面采取与民主X截然不同的措施。在英国,保守X因经济及民生问题在大选中惨败,工X赢得下议院的“超级多数”,时隔14年重新执政,预示着英国在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策将有所调整。拉丁美洲的国家中,除2023年巴拉圭总统连任外,2018年至2023年期间的每次选举中,其他现任总统均未能连任,新的ZZ势力不断崛起,冲击着传统政X的地位,导致政府组成和政策导向频繁变动,给国家的稳定发展带来挑战。
为吸引选民眼球,各政X在竞选过程中纷纷采取极端化的策略。一些政X候选人发表激进言论,如在移民问题上,有的候选人主张严格限制移民入境,甚至提出驱逐非法移民的强硬措施;在经济政策上,有的候选人承诺大幅减税或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却未给出切实可行的财政方案。竞选活动中的攻击性广告和负面宣传也增多,政X之间相互抹黑、攻击对方政策的弊端,致使选民情绪对立更为严重,社会氛围愈发紧张。在法国的选举中,勒庞和“国民联盟”主张捍卫法国文化和文明免受移民和外来者的侵害,这种极端民族主义的言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和对立。
选民在选举中的投票倾向稳定性降低,摇摆选民比例增加。他们不再单纯依据政X归属或传统ZZ立场投票,而是受短期事件、候选人个人形象及社交媒体影响较大。一些选民因对现任政府处理国际冲突的方式不满,转而支持承诺采取不同外交政策的反对X候选人;部分长期支持某一政X的选民群体出现分化,转向支持新兴ZZ力量或独立候选人,在欧洲议会选举中,传统执政X支持率下滑,而右翼民粹政X获得更多议席,部分选民被其极端主张所吸引,改变了原有的投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