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作家靠作品说话。作品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奉献给社会的主要产品,是衡量一个文艺工作者对于社会和历史进步所作出贡献的首要标准,也是衡量其成就高低、社会地位和影响、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标准。同样,对于一个时代而言,作品是衡量其文艺成就的第一标尺。一个时代的文艺成果,就是全体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的作品的总和。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要看作品,既要看优秀作品的数量,更要看优秀作品的质量,既要有“高原”,也要有“高峰”。优秀作品特别是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的标志性作品,应当是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的作品,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是能够经得起人民阅卷、受众检阅、时间检验和历史淘洗的作品。这些时代精品力作尤其是其中的高峰之作,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所能达到的高度。
那些产生了大批优秀作品包括传世经典的时代,便堪称文艺盛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反之,文艺的繁荣兴盛,总是伴随着大批具有经典性的传世之作的诞生与涌现。从古希腊的戏剧到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戏剧、音乐、雕塑、绘画的全面繁荣,从法国十九世纪诞生的一批文学巨匠和巨著,到俄苏文学推出的一批世界名著。从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汉赋、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特别是四大名著,文艺盛世都以一批文艺经典为标志,大批的文艺精品共同铸就了一个文艺盛世。正是因为有了李白、杜甫等成千上万诗人创作的数万首传世诗作,唐朝才被称为诗歌盛世;正是因为有了《孔乙己》《祥林嫂》《阿Q正传》《女神》《繁星》《春水》等一批口口相传的杰作,才造就了五四时期新文学的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