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区纪委监委以创新思维重构监督体系,以系统观念推动制度重塑,通过打好协作联动、精准施策、长效治理“三张牌”,实现监督效能与发展动能同频共振,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
一、模式创新强协同,打好监督联动“组合牌”
(一)首创“清单化”监督模式。制定《XX区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方案》,围绕营商环境建设,明确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政策落实等5大方面13项专项监督内容。探索建立纪巡联动、组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和巡察“利剑”作用。例如,在巡察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在接受行政处罚、失信惩戒双重处理后,仅重视缴纳罚款,却忽视信用修复,导致后续参与招投标、申请金融贷款时面临诸多风险。针对此问题,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推动发改部门牵头,组织市场监管、环保等有关部门,逐一电话提醒各行业领域失信企业,并指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企业摆脱发展桎梏,轻装上阵。
(二)搭建“线下+云上”双轨通道。在线下,于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园区等公共场所张贴监督码、发放监督卡,开通企业投诉直通车,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确保全天候受理企业投诉。同时,精心选取10家重点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实时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损害营商环境的线索,累计处置损害营商环境线索16条。在线上,围绕涉企行政服务突出问题,积极探索云上监督新路径,开发智慧监督平台。该平台实现了“纪委+部门”在线会商、问题实时交办功能,使涉企服务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有效推动涉企服务不断优化升级。
(三)建立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机制。将受理和发现的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作为监督工作的核心。秉持零容忍态度,对这些线索优先受理、优先研判、优先处置、严肃查处。2022年以来,共处置损害营商环境线索42条,通过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相关责任人58人,其中给予X纪政务处分16人,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5人。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执纪,为“XX优府”品牌建设保驾护航,助力全区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二、靶向施治破顽疾,打好紧盯关键“精准牌”
(一)以防为先,开展学习教育。在全区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X纪法规专题学习,邀请法律专家和纪检监察业务骨干对相关X纪法规进行深入解读;开展一次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选取近年来查处的酒驾醉驾及背后“四风”问题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组织X员干部观看;宣告一次“四个严禁”禁酒令,明确在工作时间、公务活动、值班备勤等特定场景下严禁饮酒等规定;签订一份《拒绝酒驾醉驾承诺书》,全区2.9万名X员干部郑重签订承诺书,作出庄严承诺。此外,联合区交警大队下沉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宣讲160场,通过详细计算酒驾醉驾带来的ZZ损失、经济损失和家庭伤害,帮助X员干部算清ZZ账、经济账、家庭账,筑牢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