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市供销系统改革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县供销围绕破解历史债务积压、经营机制僵化、服务网络萎缩等多重发展困局,创新实施“卸包袱、换引擎、畅渠道”三步联动工作法,加快推动体制机制重构与服务功能升级,实现系统性重塑与跨越式发展,为农服务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XX县供销社成为全市唯一率先恢复农资业务并独立运营的县级社,入选全国县域农资配送中心。
一、以债务化解为突破,卸除历史包袱
坚持“化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工作思路,通过“盘活资产、债务重组、冲销挂账”三措并举,累计化解债务达5400万元,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资产盘活解困局。一是精准摸排风险。针对供销社系统内三家单位拖欠1000余万元债务引发的诉讼风险,县社面临账户冻结、资产拍卖的双重危机。成立专项工作组,历时2个月深入梳理债务形成历史、债权转让过程及抵押资产情况,形成20余份详细调查报告,为债务处置提供坚实依据。二是多方协商化解。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处置方案,组建法律、财务专家团队,经12轮与债权人和法院沟通协商,最终以600余万元达成债务和解协议。依法解除房产抵押登记和账户冻结,成功保全价值2000万元的社有资产,避免了因债务问题导致的资产流失。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资产动态监管台账,对社有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和风险排查,防止类似债务风险再次发生。同时,制定资产盘活计划,对闲置资产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租赁、合作等方式实现资产增值。
(二)债务重组破僵局。一是创新重组模式。面对近3000万元存量债务一半是利息,重启经营举步维艰的困境,XX县以债务重组破题。通过深入分析债务结构和市场情况,用420万元一次性买断2886万元不良债权,大幅降低债务负担。二是争取政策支持。配套“输血纾困”政策,由县平台公司提供低息贷款先行垫付,贷款利率较市场利率降低30%,为供销社“缓口气”留足空间。截至目前,XX县供销社已分5期完成贷款偿还,支付利息仅25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三是优化债务结构。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剩余债务进行分类管理,优先偿还高息债务。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和财政贴息,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三)政策清欠抓机遇。一是把握政策窗口。紧抓国家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双重政策窗口期,精准锚定省政府提出“政策性和经营性财务挂账统筹处理、本金集中清偿、利息统一豁免、未剥离金融债务整体打包处置”等核心政策。二是积极沟通争取。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先后6次赴省、市供销社专题汇报,准备详实的债务数据和论证材料。凭借积极主动的沟通态度和充分的材料支撑,成功赢得省供销社的大力支持,推动省供销社出资回购1400万元债务,实现债务全面清零。三是完善制度保障。建立政策跟踪机制,及时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动态,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同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防止新的债务产生,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扫清障碍。
二、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激活发展引擎
加强基层社规范化建设,健全相关制度,对人员、财务、资产等实行统一管理,推动县社与基层社从松散管理向紧密协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