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市深化项目落地“一件事”改革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项目是稳投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支撑。当前,项目落地涉及立项、规划、施工、验收等多个审批流程,“开工拉锯战”“进度断头路”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近年来,XX县主动聚焦项目建设全周期,以减材料、减流程、减距离、减疑惑为切入点,持续深化项目落地“一件事”改革,有力推动了项目快落地、快投产,成功跑出了项目建设的XX“加速度”。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简要件减材料,做到容缺办简易办
(一)材料清单细化分类
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所涉材料,建立“核心+辅助”分类管理机制。核心要件严格执行法定审核标准,确保审批依据充分、程序合规;辅助材料通过部门内部核查、数据共享等方式获取,减轻企业申报负担。同步制定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类豁免清单,明确26项规划许可、5项设计方案豁免事项,涵盖临时建筑、小型市政设施等低风险领域。今年以来,已累计为30余个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平均每个项目减少申报材料8份,审批时效提升40%。
(二)自主承诺容缺办理
开设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服务模式。在主要材料齐全、法定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对非关键性材料实行容缺申报,审批部门先予受理并开展审查,申请人在规定时限内补齐材料即可。该模式打破“材料不齐不受理”的传统壁垒,实现审批“接件即办”。截至目前,已为XX新能源、XX智能装备等15个重点项目提供容缺服务,平均审批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提速75%。
(三)电子证照信息共享
依托全国一体化数字平台,打通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与290余个部门、490余个政务类及商务类信息系统的数据壁垒。拓展“电子营业执照+金融”“电子营业执照+涉企许可证”等应用场景,实现企业身份信息、资质证照等数据实时获取、快速核验。建立电子证照自动抓取、同步更新机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等3项高频材料实现“免提交”,累计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2000余份,节省办事成本超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