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县纪委整治X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部署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期,中央通报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事件,令人痛心,发人深省。这起典型的顶风违纪案例,严重违反中央XXXX精神,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它如同一记警钟,重重地敲在我们每一位X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心头,警示我们整治违规饮酒问题刻不容缓。今天,我们召开此次部署推进会,就是要以案为鉴,深刻反思,全面部署整治工作,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营造风清气正的ZZ生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剖析案例根源,强化思想警醒
此次河南违规吃喝事件,绝非偶然,深入剖析其背后根源,对我们强化思想警醒、开展整治工作意义重大。该事件发生在全X深入开展贯彻中央XXXX精神学习教育期间,涉事干部一边参与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一边组织或接受违规宴请,充分暴露了其ZZ意识的极度淡薄。对X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X的坚定决心和意志,他们认识不清、置若罔闻,毫无敬畏戒惧之心,将X纪国法抛诸脑后。在X中央三令五申、响鼓重锤之下,仍顶风违纪,这反映出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上的严重偏差。
(一)纪律意识缺失,漠视制度约束。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一些X员干部对纪律要求缺乏深刻认知,未能将纪律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认为违规饮酒只是小事小节,无伤大雅,却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则是对纪律制度的公然漠视。从大量案例来看,许多干部正是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违规行为开始,逐步滑向腐败的深渊。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往查处的违规违纪案件中,因纪律意识淡薄,从违规饮酒、接受宴请等小问题开始,最终演变为严重腐败问题的比例高达XX%。这种纪律意识的缺失,使得他们在面对诱惑时,轻易放弃原则,违反规定。
(二)特权思想作祟,背离初心使命。部分干部滋生了特权思想,错误地认为自己手中掌握一定权力,就可以高人一等,不受制度约束。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他们热衷于吃喝应酬,将公款吃喝、违规饮酒当作彰显身份和地位的方式。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使命,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此以往,不仅严重损害了X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破坏了X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有研究表明,群众对干部违规吃喝等特权行为的负面评价,在影响X群关系的因素中占比达XX%。特权思想已成为侵蚀X的肌体、阻碍事业发展的一大毒瘤。
(三)侥幸心理主导,忽视潜在风险。尽管X中央对违规违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加大查处力度,但仍有部分干部心存侥幸,认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不会被发现。他们自恃手段隐蔽,组织难以察觉,便肆意妄为。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全面从严治X的大背景下,任何违规行为都终将无处遁形。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因心存侥幸而实施违规行为,最终被查处的干部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仅去年一年,全国因违规吃喝等问题被查处的人数就达到XX人。这种侥幸心理,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付出惨痛代价。
二、明确整治重点,细化工作举措
在深刻剖析案例根源后,我们必须明确整治重点,细化工作举措,有的放矢地开展整治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一)紧盯重点人群,强化监督管理。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在单位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其行为举止往往会对身边工作人员产生示范效应。因此,要将领导干部作为重点监督对象,督促他们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纪律规定,坚决抵制违规饮酒行为。同时,对关键岗位人员,如掌管资金审批、项目招投标、行政执法等权力的公职人员,也要加强监督管理。这些岗位人员因工作性质,面临的诱惑较多,更容易发生违规违纪行为。通过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廉政风险排查等方式,强化他们的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据统计,在已查处的违规饮酒问题中,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占比超过XX%,可见紧盯这部分重点人群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