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以案为鉴整治X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部署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期,中央通报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问题,如一记重锤敲响在我们每一位X员干部耳边。在全X深入贯彻中央XXXX精神学习教育之际,竟发生如此目无法纪、顶风违纪之事,性质恶劣、影响极坏。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此次以案为鉴整治X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部署推进会赋予了深刻意义与紧迫使命。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从中汲取教训,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整治工作,坚决刹住违规饮酒这股不良风气,切实维护X纪国法的严肃性,维护X员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违规饮酒问题的严重危害
中央XXXX实施以来,在全X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X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然而,违规饮酒问题仍时有发生,成为败坏X风政风、侵蚀X的肌体的顽疾。此次河南的案例绝非个例,充分暴露了违规饮酒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我们必须从ZZ高度、纪律角度、形象层面深刻认识其严重危害。
(一)严重违反ZZ纪律,损害X的权威。X的ZZ纪律是各级X组织和全体X员在ZZ方向、ZZ立场、ZZ言论、ZZ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X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违规饮酒问题,看似是生活小节,实则反映出部分X员干部对X的ZZ纪律缺乏敬畏之心。在学习教育期间公然违规吃喝饮酒,无视X中央三令五申,是对X的权威的公然挑衅,严重破坏了X的ZZ纪律的严肃性,扰乱了X内ZZ生活的正常秩序。若任由此类行为蔓延,必将导致X员干部队伍ZZ信念动摇,削弱X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危及X的执政基础。
(二)破坏纪律规矩,侵蚀制度根基。X的纪律规矩是多方面的,涵盖ZZ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违规饮酒问题往往与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相互交织。违规饮酒容易使人放松警惕,突破纪律底线,进而引发一系列诸如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款吃喝、利益输送等问题。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X的纪律规矩体系,使各项制度规定沦为一纸空文,侵蚀了X的制度根基。长此以往,将使X的纪律失去刚性约束,X的制度失去权威性,X的事业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
(三)损害X员干部形象,疏离X群关系。X员干部是X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其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X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规饮酒行为,尤其是在工作时间或执行公务期间饮酒,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更让群众看到X员干部的不良作风,损害了X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群众往往从身边X员干部的具体行为来评价X和政府,违规饮酒等不良行为极易引发群众对X员干部队伍的不满,使X群关系产生隔阂,降低X的公信力。失去群众的信任与支持,X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二、深入剖析违规饮酒问题的根源
在深入认识违规饮酒问题严重危害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综合来看,违规饮酒问题屡禁不止,主要源于思想认识、制度执行、监督管理以及文化风气等方面的因素。
(一)思想认识偏差,纪律意识淡薄。部分X员干部对X的纪律规矩缺乏深刻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违规饮酒行为的严重性质和危害后果。在他们心中,存在着“喝酒是小事”“喝点酒能增进感情、便于工作”等错误观念,将X的纪律要求抛诸脑后。同时,一些X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X性修养缺失,在面对各种诱惑时,难以坚守原则底线,自我约束能力差,为违规饮酒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纪律意识的淡薄,是违规饮酒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
(二)制度执行不力,存在漏洞短板。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关于禁止X员干部违规饮酒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制度的宣传教育不够到位,导致部分X员干部对制度内容不熟悉、不了解,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同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督检查不到位、责任追究不严格等问题,使得一些违规饮酒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损害。此外,部分制度规定在细节上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短板,给违规者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