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市委副书记在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重点任务。民族宗教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下面,我结合近期调研成果和工作思考,从三个方面作汇报交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民族宗教工作是关系X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任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X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X的宗教工作理论,全面贯彻X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X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宗教工作在X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特殊地位。从历史维度看,我们X始终把宗教工作置于战略高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导"的工作方针,再到新时代强调"九个必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现实维度看,我市有少数民族人口12.8万,占全市总人口6.3%,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宗教活动场所287处,信教群众15.6万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直接关系社会稳定大局。
(二)民族宗教领域风险挑战呈现新特征新变化。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方式更加隐蔽,网络宗教活动监管难度持续加大。调研发现,我市宗教领域存在三个突出风险:一是境外渗透风险,个别宗教场所存在违规接受境外捐赠、私自出版宗教刊物现象;二是网络传播风险,某县去年查处利用微信群传播非法宗教内容案件3起,涉及信众200余人;三是商业化风险,某景区佛教场所被承包经营,存在"烧高香""抽签算命"等乱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警示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把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重大风险作为重大ZZ任务。
(三)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面临历史性机遇。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从政策机遇看,中央和省委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指导意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构建起更加完备的制度体系。从发展机遇看,我市正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宗教和谐示范区",为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载体。从基层实践看,某区创新"网格化+民族宗教"管理模式,建立"一格一员、一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