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贯彻落实《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精神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全面部署、强力推进免费学前教育工作,确保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政策在XX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刚才,分管教育的同志传达了文件精神,教育局、财政局的同志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以更高站位谋划学前教育新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X之大计。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始环节,是奠基未来的基础工程。X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制度创新。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ZZ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一,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民心是最大的ZZ”。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就体现在对下一代的期盼上。长期以来,“入园难”“入园贵”是压在许多年轻家庭心头的一块大石,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也影响了生育意愿和幸福指数。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直接切中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X委政府送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民生大礼包”。办好这件事,就是把“人民至上”的理念刻在具体行动上,能够有效减轻家庭育儿负担,释放社会生育潜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夯实X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第二,这是一项夯实基础、赋能发展的“基础工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习惯养成、智力启蒙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一个地区的人口素质和长远竞争力。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口素质的竞争。将免费学前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予以保障,能够从源头上促进教育公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启蒙教育,为他们未来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这既是对XX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强磁场”,必将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第三,这是一项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未来工程”。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请求讲ZZ的高度来认识”。今天的学前教育质量,决定着明天的人才质量;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建设国家的栋梁。在XX这片热土上,推动免费学前教育,就是要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每一个XX的孩子都能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获得平等的关爱和科学的引导。这不仅是在塑造单个的生命,更是在塑造XX的未来。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县能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县域发展的百年大计。
二、科学研判当前形势,以更强自觉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2%,基本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还存在不少亟待破解的短板和弱项。
一是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位难求”的现象在县城和中心镇依然存在,特别是优质公办园的学位更是“稀缺资源”。与此同时,部分乡镇、特别是偏远村庄的幼儿园却存在“吃不饱”甚至资源闲置的现象。城镇挤、乡村弱,“冷热不均”的结构性矛盾,是实现免费政策后必须首先解决的“硬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