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精品)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回顾总结今年5月份工作部署以来的改革进展,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下一阶段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汇报了总体情况,XX区、XX区、XX集团、XX担保集团作了很好的发言,各有侧重,体现了攻坚克难的担当和务实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特别是国资国企战线的同志们,保持了强大的改革定力,迎难而上、持续发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市属国企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市属重点国企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加值分别同口径增长了3.9%、8.6%和7.3%,为全市经济争先进位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在“瘦身、止损、盘活”等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充满挑战。当前,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已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攻坚吃劲的关键阶段。部分企业主业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现代治理体系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全市国资国企必须紧盯目标、持续攻坚、久久为功,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奋力交出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高分报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聚焦核心靶向发力,全面巩固拓展改革综合成果
上一阶段,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在“瘦身健体、止损治亏、盘活存量”三大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的坚实基础。但巩固成果、防止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扩面、提质、增效,将阶段性成果转化为持续性优势。
第一,要持续放大瘦身健体效应,凸显主责主业优势。“瘦身”不仅仅是压减法人户数,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健体”,是优化资源配置,是让企业“筋骨”更强健、主业更聚焦。通过前期的专业化整合,市属国企实际运行的法人主体已从改革前的2260家大幅压减至当前的690家,管理层级也普遍控制在3级以内组织架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下一步的重点,是要在“瘦”下来的基础上,全力做“健”的文章。要坚决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到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要深刻理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支持引导企业围绕核心功能和优势领域,打造一批在行业内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真正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竞争力。
第二,要推动“止损治亏”向“造血增效”的根本性转变。改革前,市属国企亏损面长期在40%左右徘徊,通过近年来的铁腕治理,目前市属重点国企整体亏损面已下降至18.6%,减亏扭亏548户成绩来之不易。但必须认识到,“止损”只是底线要求,“治亏”也只是阶段性目标,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的“造血增效”。对于已经扭亏的企业,要建立常态化的效益监测和预警机制,防止因市场波动或管理松懈而再度返亏。要深入剖析亏损根源,分类施策,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的亏损,要坚决调整班子、优化管理;对于因市场变化导致的亏损,要果断推动转型升级或兼并重组。例如XX集团通过推进8户下属企业依法破产,重药控股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都实现了有效止损,这些经验值得借鉴。要建立一套以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评价体系,引导企业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和质量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