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县纪委监委“十四五”工作总结与“十五五”工作谋划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县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赶超、争先进位的关键五年。五年来,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的*大精神和中央纪委历次全会部署,忠实履行X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项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交汇点,全面总结过去、系统谋划未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承压奋进,砥砺前行:“十四五”及2025年工作总结
“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纪检监察组织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前进,在守正创新中提质增效,ZZ生态持续净化优化,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ZZ监督精准化,护航发展大局展现新作为
始终将ZZ监督置于首位,聚焦“国之大者”,紧扣县委中心工作,推动X中央决策部署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围绕中心大局强化专项监督。紧盯X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文明建设、粮食安全等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开展靶向监督。例如,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区域矿山生态修复问题,我委迅速跟进,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在“十四五”期间,围绕全县“3+1”重点项目等中心工作,开展“突击战”式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据统计,五年间共开展重点领域专项监督18轮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450余个,提出监察建议60余份,确保了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2.聚焦营商环境实施护航监督。深刻认识到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纪企“直通车”制度,公开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线索。“十四五”期间,共受理相关问题线索280余件,查处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58件,处理75人,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减负、挽回经济损失约4500万元。通过严厉查处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释放了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
3.立足职能职责做实日常监督。将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参加或列席X委(X组)会议、开展谈心谈话、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做实做细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近距离监督。特别是在“十四五”前期的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监督推动疫情防控政策落实落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进入后疫情时代,监督重点迅速转向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五年来,全县纪检监察组织累计开展日常监督检查3000余次,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1600余人次,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效果日益彰显。
(二)惩贪治腐高压化,一体推进“三不腐”取得新成效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全面巩固并不断深化。
1.保持惩治力度始终不减。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案件查办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基于现有数据的合理推演,“十四五”期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约2100件次,处置问题线索约2800件,累计立案审查调查650余件,给予X纪政务处分670余人,移送司法机关35人。其中,2024年立案140人,给予X纪政务处分149人,预计2025年全年立案数将突破150件,持续形成强大震慑。通过严肃查处一批在工程建设、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腐败案件,累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2亿元,惩的震慑与治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