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参考报/2022 年/6 月/15 日/第 007 版金融
建设银行:以金融之力助力稳经济大盘
记者 刘艳
金融之力正成为畅通经济“ 毛细血管” 的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本轮疫情以来,建设银行积极践行大行担当,全力维护“ 六稳”“ 六保” 大局,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 快、准、实”,有效发挥了市场“ 稳定器” 作用。
近期,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加大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精准施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做好稳外资、稳外贸金融服务,要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发挥国有大行作用,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保通保畅 “ 快” 字当头
超 1.5 亿户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的基石。市场主体越有活力,经济“ 肌体” 才越健康。
3 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企业停工停产增多,一些重点产业稳定运行承压,服务业尤其是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民航等聚集性接触性行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尤为突出。
如何解“ 燃眉之急”,稳住市场主体?金融机构给出的答案是:以快制快。
上海青浦地区是全国大型物流企业总部所在地。本轮疫情以来,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保持与企业紧密沟通,得知韵达、申通、圆通在日常运输、保障员工工资等方面产生了较大且急切的资金需求后,第一时间联动分支行,为企业制定融资方案。
“ 没想到这么快就发放到位。” 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说,建行上海市分行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审批,仅 5 天就为他们投放流动资金货款 1 亿元。
“ 这笔款项我们主要用于集团集中付款,支付运输费、派单费等必要开支,支持全国各个分拨中心能够正常运转。” 该负责人称。
实际上,物流通则循环畅,保畅通就是稳经济。在新的疫情形势下,银保监会专题研究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全力以赴帮助货运物流行业纾困解难,并提出了加大资金支持、帮扶重点群体等六方面的具体措施。
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不仅要做好大型物流企业的服务对接,还要及时为小微企业提供
资金支持。
上海志泰物流有限公司承担着上海市华联超市、罗森便利店等 1000 余家商超所售方便食品、饮料及日用品的冷链及常温配送服务。本轮疫情之下,企业面临车辆、人员增加,油费上涨,大量资金提前垫付等困难。建设银行上海曹行支行了解后,立刻为其发放 246 万元小微快贷额度。
“ 企业对眼下的困难松一口气,就能为后续的发展积一分力。”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国家政策,能快则快兑现政策,就能为困难企业“ 雪中送炭”,增强市场主体应对困难的底气。
稳链固链 “ 准” 字为要
着力解决企业“ 急难愁盼”,不仅要“ 快”,还要“ 准”。
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
升。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精准施策,畅通经济循环,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议题。
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工具集中发力,全方位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
通稳定。
第 1 页 共 3 页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实体产业链平稳运行对于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对于“ 金融 23 条” 中明确要求大力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市场主体,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产业链条上的“ 堵点” 企业提供“ 润滑剂”,为“ 断点” 企业提供“ 连接剂”,打通堵点断点,消除痛点难点,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