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日报/2022 年/4 月/26 日/第 009 版特别报道
绿色金融稳步发展
本报记者 姚进 陈果静
X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把“ 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2 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
求的碳减排贷款 2300 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 4000 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
至今年 3 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 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36%。截至 2021 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
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 22 个百分点。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要求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等。
2021 年 11 月 18 日,远东宏信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一笔总额 1.5 亿元的可持续发展债券,这是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试点启动后,首单落地的可持续发展债券。
据了解,社会责任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社会责任项目,可持续发展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项目和社会责任项目,包括绿色环保、传染病防治、普惠养老托育、残障设施、乡村振兴、公平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在试点阶段,境外机构(包括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非金融企业)可试点发行这两类债券。
远东宏信执行董事、财务总监王明哲介绍,公司发行债券所募集资金拟用于支持污水处理、智能公交、新能源车采购等项目。“ 这将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王明哲表示,发行此类债券,一方面是企业践行责任投资的重要举措,可吸引更多重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关注;另一方面也可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认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 双碳” 目标预计需要百万亿元的投资。要填补资金缺口,金融市场必须与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
“ 中国推出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是一次前瞻性探索,是发挥金融市场功能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尝试和实践。” 白雅婷表示,为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及全球都需要撬动全社会力量,而非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此类创新债券工具对调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至关重要,也将形成对公共资金的关键性补充。
“ 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此前表示,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和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绿色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明显低于各项贷款平均不良率,绿色债券也尚无违约案例。
构建金融长效机制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着力提升绿色金融业务回报,是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已初步确立“ 三大功能”“ 五大支柱” 绿色金融发展框架。“ 三大功能” 指的是绿色金融积极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 五大支柱” 则指的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和市场体系、国际合作。明确“ 三大功能” 和“ 五大支柱” 为规范绿